汉朝边疆民族政策研究
来 源
:
|
当代中国边疆研究2019 \ 第三篇 分论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0 | ||
摘 要
:
|
其中较重要的有:张正明《先秦的民族结构、民族关系和民族思想》[※注]、田继周《周时的民族和民族政策》[※注]、张大可《论三国时期的民族政策》[※注]、朱绍侯《三国民族政策优劣论》[※注]、李耀堂《评苻坚的民族政策》[※注]、胡宝国《宇文泰和他的民族政策》[※注]、吴永章《南朝对“蛮”族的统治与“抚纳”政策》[※注]、王成国《辽代民族政策初探》[※注]、刘肃勇《金世宗的民族思想及其民族政策》[※注]、吴永章《论宋代对南方民族的羁縻政策》[※注]、陈梧桐《论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注]、范植清《论朱元璋治理南方各族的政策》[※注]、陈泛舟《试论明代对川西北民族地区的政策》[※注]、陈国安《论朱元璋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政策》[※注]、许振兴《简论朱元璋建国后对蒙古民族的政策》[※注]和《论明成祖对北部边疆蒙古民族的备御政策》[※注]、卢勋《评明代的治黎策》[※注]等。 | ||||||
关键词
:
|
边疆民族 民族政策 政策 匈奴 幹 喇嘛教 民族 宗教政策 专著 政策研究 突厥 |
在线阅读
汉朝边疆民族政策研究
字体:大中小
汉王朝民族政策的重要方面是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与匈奴的和亲,将在下文综述)。陶克涛《毡乡春秋——匈奴篇》[※注]和林幹《匈奴通史》[※注];两本专著对汉与匈奴的关系,都有较翔实深入的论析,《毡乡春秋——匈奴篇》指出:匈奴与汉朝之间的“战争大多围绕这些内容而进行:‘臣服’不‘臣服’,‘合市’不‘合市’,‘断左臂’与争西域,攘斥与略地,‘背约’不‘背约’,离间与招降等。这中间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利益所在,而不论何者,战火的点燃都发端于汉、匈双方的统治阶级”[※注]。刘洪波《试论汉宣帝对匈奴政策的转变》[※注],认为汉宣帝亲政后,决定改变霍光的黩武政策,偃武修文,不再对匈奴大举用兵,以便休养生息,恢复经济。这是汉王朝对匈奴政策的重大转变,汉自高祖以来,世代以匈奴为敌国,但汉宣帝此时,“在匈奴内乱之时,采取了与匈奴和好的政策”。因此,文章指出:“汉与匈奴的友好关系,由汉宣帝与呼韩邪单于肇其治。他们的子孙继其后,双方虽小有矛盾,但一直和平相处。”这方面的文章还有:胡刚《论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迁和得失——兼评汉武帝的历史作用》[※注]、张一中《论西汉政府反击匈奴奴隶主侵扰的方略》[※注]、张勇《试论西汉边防兵的几个问题》[※注]、莫任南《窦宪击匈奴的正义性质及其意义》[※注]等。此外,汉王朝三通西域、治理羌人、和睦南越的政策措施,也为研究者所涉猎。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