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216.73.216.110,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2019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

二 对各地区敦煌学研究成果的总结

来 源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2019 \ 下篇 转型期的敦煌学——21世纪的中国敦煌学(2001—2019)
作 者
-
浏览次数
1
摘 要
2000年是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以此为契机,中国敦煌学界乃至世界敦煌学界都开展了对百年敦煌学学术成就和历程的总结。这些论文集中收录在了《草创期の敦煌学》《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以及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刊《敦煌吐鲁番研究》中。“草创期の敦煌学”是为纪念敦煌学开创者罗振玉、王国维东渡日本九十周年举办,故其会议和其后发表的论文以讨论20世纪初敦煌学发轫期学术发展为主题,集中讨论了罗振玉、王国维、陈寅恪、狩野直喜、那波利贞等的早期学术成果以及彼此之间的学术交往。
关键词

学术

敦煌研究院

吐鲁番

敦煌学

研究成果

学者

敦煌文献

王国

学界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二 对各地区敦煌学研究成果的总结

字体:

敦煌学已经成为国际显学,相关研究人员也分布世界各地,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一些地区的敦煌学研究者比较集中,成果也比较显著,所以也有一些学者以某地某机构为单位对相关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甘肃、浙江和台湾,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等。

敦煌在甘肃,所以甘肃地区学者从事敦煌研究有着天然的学术使命和研究便利条件,其中尤以敦煌研究院、甘肃省社科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最为集中,高千、章彦、徐晓卉等都有专门文章对在陇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特点进行回顾。[※注]

浙江省的敦煌学始自罗振玉、王国维两位名家“导夫先路”,经由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卢向前、张涌泉等几代学者薪火相传,其成就在百年敦煌学研究中令人瞩目。[※注]而浙江大学也成为当前敦煌学研究中心之一,尤其是1984年受教育部委托,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曾举办敦煌学讲习班,为后来的敦煌学发展培养了一批研究骨干。《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序言总结了浙江敦煌学者的独特贡献:对敦煌写本语言文字的研究及敦煌文献的分类整理,在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对以丝路文明为主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暨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工科应用领域,则与敦煌研究院、新疆文物局精诚合作,在敦煌石窟艺术和丝路文物、文献的数字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拓展了敦煌学和丝绸之路的研究领域。[※注]

台湾地区敦煌学的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除胡适等最早一批研究敦煌学的学者外,苏莹辉等人也在这一时期作出了大量贡献。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潘重规大力推动下,台湾地区涌现出一批卓有成绩的青年学者,如王三庆、郑阿财、朱凤玉、罗宗涛、林聪明等,他们在经学、文学、佛学、语言文字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黄永武主编刊行的《敦煌宝藏》、郑阿财和朱凤玉合编的《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等,都是每个敦煌学研究者必读的资料或信息参考书。关于台湾地区敦煌学的发展状况,陈友冰、朱凤玉等都做过梳理和总结。[※注]

其他省份,诸如江苏、巴蜀等地区敦煌学,黄征、伏俊琏等也都有专文进行回顾。[※注]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