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117.240.120,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0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一 甲骨文献的发现与整理

来 源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0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1
摘 要
出土文献是相对于传世文献的概念,主要指出土文物中的文字资料,包括甲骨文献、金文文献、简帛文献等。与传世文献的传承有序不同,出土文献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湮灭无闻而又重新面世,其学术价值甚至文物价值都值得高度关注。”他还特意列举了“今之殷墟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以为足与“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见”。它不但提供了史上佚失的部分材料,直接丰富了文学作品库,而且可与传世文献互证互释,进而校订传世文献、勘断旧说。此书出版后,因不断有新墓志出土,遂另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增收墓志1564方。
关键词

金文

甲骨文

竹简

敦煌文献

图版

甲骨

简牍

石刻

墓志

传世文献

学术价值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一 甲骨文献的发现与整理

字体:

甲骨文献主要指商周时代以甲骨为载体的文献。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后,在民国时期曾进行多次大规模发掘整理,新中国成立以后亦有多次发掘,收获巨大。相关领域已形成专门的甲骨学,资料整理也多有成果。这方面集大成性质的资料汇编成果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全书共13册,由中华书局自1978年至1982年间影印出版,共收录41956片,集中了较全备的甲骨资料。对此书进行增补的有语文出版社1999年推出的《甲骨文合集补编》,由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编著,结合新见资料,对合集未收漏收的甲骨加以增补,共录13450片。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小屯南地发现了大量甲骨,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殷墟发现甲骨最多的一次,其甲骨文献后由中华书局以《小屯南地甲骨》为名出版,共收录5612片甲骨。1991年在殷墟花园庄东地,发掘了1500多片甲骨,其中有字者689片,有字的完整龟甲达300多版,为历次考古发掘中出土完整有字龟甲最多的一次。其图版等资料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一书共6册,收录图版1538版。

甲骨文研究的大型丛书则当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甲骨文献集成》,全书共40册,收录了近百年来甲骨学的相关研究著述,作者自大陆、港澳台直至国外,各书皆以影印形式出版。全书分为甲骨文考释、甲骨研究、专题分论、西周甲骨及其他、综合等五类,收录文献近千种,凡是具有学术价值或有重要影响的中外文研究论著及论文皆在搜罗之列,在资料的全面、系统方面颇受注目。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