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216.73.216.215,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0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

九 王家台秦简《归藏》

来 源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0 \ 上编 简牍典籍
作 者
-
浏览次数
2
摘 要
-
关键词

归藏

周易

竹简

易占

说法

抄本

学者

成书

伪书

卦辞

后人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九 王家台秦简《归藏》

字体:

1993年3月,湖北江陵县荆州镇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了大批秦代竹简,其中收有《归藏》两种,一种宽而薄,另一种则窄而厚,可能是两种抄本。《归藏》简394支,4000余字,文字形体最古,接近楚简文字,应为战国末年的抄本,有卦画、卦名、卜筮解说三部分组成,每卦卦画皆由—、∧组成,为六画别卦。《归藏》70组卦画,重复者不计,有54个卦画,卦名76个,其中重复者23个,实际卦名53个,这里所见的卦画皆可与今本《周易》对应起来,卦名也与辑本《归藏》、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注]

秦简《归藏》从卜辞内容来看,多为与古史有关的卜筮例证,涉及的历史人物有黄帝、炎帝、蚩尤、大禹、夏启、夏桀、殷王、武王、穆天子、共王以及春秋时期的宋平公等,还有神话传说中的夸父、嫦娥、后羿等。《归藏》卦辞先记“卦名”,卦名之后以“昔”或“昔者”开头,记“某人为何事枚占”,然后记“枚占之人”吉凶断语及对卦辞的解释,从《归藏》格式化的行文体例看,在原始占卜记录的基础上,当经历了后人的加工整理。

秦简《归藏》最初发表时定名为“易占”,因为与辑本《归藏》部分卦名及语句相同,筮辞格式较为一致,学者断定秦简《易占》当为《归藏》,甚至有学者进一步推论为《归藏·郑母经》[※注]。对此,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注],但从秦简《易占》卦名及占卜格式与辑本《归藏》基本相同看,学者认为秦简《易占》为《归藏》的说法是可信的,从而证明传世本《归藏》为伪书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秦简《归藏》的出土为解决易学史上聚讼不已的《归藏》伪书案提供了文本依据,《周易》与《归藏》的先后关系也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林忠军以《周易》通行本、帛书本、竹简本和《归藏》传本、竹简本为参照,认为秦简《归藏》要早于《周易》[※注]。王辉认为《归藏》与《周易》卦名或相同,或通用,二者卦、辞文例不同,但主旨接近;《归藏》简多引神话,又有“晋墟”、“宋君”,成书在《周易》之后,约战国中期[※注]。古书的成书往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秦简《归藏》出现了春秋时期的宋平公等内容,证明后人对《归藏》有所增益,但不能因此怀疑《归藏》先于《周易》的传统说法。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