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尹湾汉简《神乌赋》
来 源
: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0 \ 上编 简牍典籍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2 | ||
摘 要
:
|
- | ||||||
关键词
:
|
神乌赋 雌雄 竹简 汉赋 汉简 汉墓 燕雀赋 故事 传曰 筑巢 图版 |
在线阅读
十七 尹湾汉简《神乌赋》
字体:大中小
1993年3月,《神乌赋》出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6号西汉墓,由编号为113—134的21支竹简组成,长23厘米,篇题简1支,正文简18支,素面简1支,另有一支简文字漶漫不清,下部有双行小字:“□(廿八)书佐□朐病兰陵游徼□□故襄□(功曹掾)□□”,疑为赋的作者或传抄者的姓名、郡望、官职[※注]。文中多处引用《诗经》、《论语》、《孝经》文句,可见作者谙熟儒家经典,裘锡圭先生认为“作者是一个层次较低的知识分子,而且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强烈影响下创作此赋的”[※注],竹简释文及图版已经公布[※注]。
《神乌赋》采用对话体叙述了一则寓言故事:雌雄双乌春日筑巢,盗乌偷盗其筑巢材料,雌乌发现后与盗乌搏斗,结果雌乌受重伤而危在旦夕,雄乌决心殉情。雌乌不同意雄乌的做法,要求它迅速离开,希望它能和后母好好照顾自己的儿子。雄乌无可奈何,高翔而去。乌一般是先筑巢后孵卵生子,雌雄双乌筑巢未成,估计儿子尚未降生。雌乌嘱咐雄乌照顾好自己的儿子,雄乌高翔而去时,文中亦未说带着它们的儿子,我们怀疑这则故事构思本身存有内在矛盾。结尾“传曰”总结全篇,主张人生在世,要效法凤凰高翔、蛟龙深藏,以隐遁求得自身安宁,《神乌赋》主旨似乎不在于描绘自然界真实的场景,而在于表达作者对人间的以强凌弱现象的斥责,结尾“传曰”蕴涵着作者对人生遭际、社会现实的感叹。
《神乌赋》句式以四言为主,韵律较为整齐,语言朴素简洁,不讲究辞藻铺陈,文体属于汉代俗赋。尹湾汉墓存有王莽新朝所制货币,同墓所出简牍上有“永始”、“元延”等明确纪年,《神乌赋》的成书时间当在西汉晚期,程毅中说尹湾汉简《神乌赋》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俗赋体文学的历史悠久和形式多样,尤其在题材上有叙说故事的传统,加以敦煌汉简中韩朋故事的发现,把敦煌俗文学的渊源推前了五六百年[※注]。《神乌赋》和三国曹植《燕雀赋》内容很相似,但比曹植《燕雀赋》早了二百多年,它的发现使俗赋的历史提前至汉代[※注]。《汉书·艺文志》著录894篇赋,今多亡佚,《神乌赋》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汉赋,尤其是民间汉赋的源流具有重要意义。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