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226.163.8,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0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

居延新简

来 源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0 \ 中编 简牍文书
作 者
-
浏览次数
64
摘 要
1973年至1974年间,居延考古队分别对北部地区的甲渠候官遗址、甲渠塞第四隧遗址、肩水金关遗址进行全面发掘,面积达4500平方米,出土简牍19000余枚、实物2300余件。199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居延新简》32开平装本,公布甲渠候官和第四隧遗址出土简牍的释文,无图版。肩水金关遗址所出1200余枚简牍已整理定稿,但未出版公布。
关键词

遗址

简牍

甘肃省

考古队

图版

释文

出土简牍

实物

文物

西北科学考察团

汉简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居延新简

字体:

居延新简乃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在额济纳河流域烽燧遗址出土的居延汉简而言。1972年,由甘肃省文化局文物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酒泉地区文教局、额济纳旗、金塔县、酒泉县、玉门市、安西县、敦煌县及当地驻军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居延考古队,沿额济纳河流域,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额济纳旗居延海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获大批简牍及实物。1973年至1974年间,居延考古队分别对北部地区的甲渠候官遗址、甲渠塞第四隧遗址、肩水金关遗址进行全面发掘,面积达4500平方米,出土简牍19000余枚、实物2300余件。1976年,该队又在额济纳旗布肯托尼以北地区开展考古调查,获木简173枚。1982年,该队再赴甲渠候官遗址进行复查,又获简牍20枚。上述调查与发掘,先后历时十年,最重要的是1972年至1973年间在甲渠候官等三处遗址的发掘。

甲渠候官遗址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南24公里处的纳林、伊肯河之间的戈壁滩上,是汉代居延都尉西部防线甲渠塞候的治所。前西北科学考察团曾在此处发掘四个地点,出土简牍5200余枚、实物1230余件。70年代的发掘不仅包括前西北科学考察团所挖地点,还扩大了发掘面积,共开挖68个探方,出土简牍8000余枚。

甲渠塞第四隧遗址位于甲渠候官南5.3公里的伊肯河西岸,与甲渠候官相隔三座烽火台,前西北科学考察团于此处仅发现1枚汉简,70年代的发掘共开挖两个探方,出土简牍195枚。

肩水金关遗址位于甘肃金塔县天仓北25公里处,前西北科学考察团曾于此获简850余枚,70年代居延考古队于此获简11577枚、实物1311件,搞清了汉代关门的基本结构。

居延新简与旧简一样,大多数为木质,只有少量竹简,形制有简、两行、牍、觚、楬、检、削衣等。内容包括文书、书籍、历书等三大类。甲渠候官遗址及第四隧遗址出土的纪年简牍,上限不早于汉昭帝始元年间,最晚者见西晋武帝太康四年,汉昭帝至新莽间的纪年简达500枚左右,年号基本能连续,属于宣帝时期的最多,东汉光武帝以后的纪年简数量很少。新莽末至光武帝建武初年者,尚见更始帝刘玄的更始二年、三年及刘盆子政权的建世二年,还有割据陇西的隗嚣复汉元年及西汉平帝年号顺延的汉元始廿六年(相当于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建武三年蔡奉东汉纪年正朔。

居延新简最显著的特点是出土了大量的简册,其中甲渠候官第22号房舍遗址保存的完整册书最多,而且都是当时的实用档案文件。据何双全的初步统计,居延新简中能编联的册书达340余册,其中完整者46册,不完整者218册,残缺较甚者80余册。主要简册如《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册、《建武八年三月以令祠社稷》册、《塞上烽火品约》、《罪人入钱赎品》册、《建武四年十一月甲渠候推辟验问》册、《相利善剑》册、《甲渠上言胡虏犯塞》册、《甲渠官吏迁补书》册、《居延都尉吏奉》册、《建武三年守候长移隧长病书》册、《甲渠塞诸部弦矢校簿》册、《省兵物录》册等。

有关报道首见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载《文物》1978年第1期。199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居延新简》32开平装本,公布甲渠候官和第四隧遗址出土简牍的释文,无图版。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居延新简——甲渠候官、甲渠塞第四隧》8开精装本,公布了甲渠候官与第四隧遗址出土简牍的释文和图版,又增加1972年至1982年间在居延地区及复查甲渠候官遗址时所获简牍的释文和图版。肩水金关遗址所出1200余枚简牍已整理定稿,但未出版公布。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