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3.12.165.112,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2019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

十五 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

来 源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2019 \ 上编 简牍典籍
作 者
-
浏览次数
36
摘 要
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竹简1787枚,简长30—33厘米,宽0.6—0.7厘米,编绳三道,竹黄面写正文,竹青面写篇题,各简字数不一,最多者40余字,内容包括汉律、《奏谳书》、《盖庐》、《脉书》、《引书》、《算数书》、《日书》、历谱、遣册等,内涵十分丰富。墓葬年代是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 2001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的全部图版与释文。今本《盗跖》篇虽非《盗跖》篇原貌,但至少说明《庄子》“杂篇”的成书时代也是相当早的。
关键词

脉书

阴阳家

算数书

竹简

盗跖

盖庐

马王堆帛书

引书

军事思想

汉简

汉墓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十五 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

字体:

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竹简1787枚,简长30—33厘米,宽0.6—0.7厘米,编绳三道,竹黄面写正文,竹青面写篇题,各简字数不一,最多者40余字,内容包括汉律、《奏谳书》、《盖庐》、《脉书》、《引书》、《算数书》、《日书》、历谱、遣册等,内涵十分丰富,墓葬年代是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2001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的全部图版与释文。[※注]

《盖庐》共有竹简55支,简长30—30.5厘米,篇题写于末简背面,以墨点作为分章号,全书共九章,各章采用盖庐提问、伍子胥回答的形式,盖庐即吴国君主阖闾,实际上阐发的是伍子胥的军事思想。《盖庐》在讲述治国用兵之道时,强调天时、阴阳、刑德、五行之道,具有浓厚的兵阴阳家色彩,属于《汉书·艺文志》兵阴阳家。[※注]在《汉志》所记“兵阴阳”类著述亡佚的情况下,《盖庐》对于重新审视早期兵阴阳家的军事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算数书》190支简,分69章,篇题写于首简背面,有的简末端写有“王已雠”“杨已雠”字样。与《九章算术》相似,《算数书》把算题分门别类归于每章之中,并说明其求解方法,但比《九章算术》至少要早一个半世纪。《算数书》不仅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数学著作,而且很多章节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相关,包含了物价、关税、地租、信贷等诸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汉初至秦代甚至是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脉书》是一部医学著作,66支简,简长34.2—34.6厘米,篇题写于简背,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按人体从上至下的顺序,叙述各种疾病名称60余种;二是人体经脉走向及所主的病症等。马王堆帛书《脉书》内容有缺失,而张家山汉简《脉书》与之内容相近,张家山汉简《脉书》的发现使帛书《脉书》内容得以补足。《引书》简112支,简长30—30.5厘米,篇题写于第一简简背。《引书》是对导引术的文字解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阐述四季的养生之道;二是记载导引术名称、动作要领及治疗疾病的方法;三是导引术对疾病的预防,从理论上说明导引养生的意义。马王堆帛书《导引图》,正是这种导引术的图解。

《盗跖》出土于张家山一三六号墓,年代约在汉文帝前元七年至十三年,44支简,简长30厘米,宽0.5厘米,以简文与传世本《庄子·盗跖》相比较,仅为传世本《盗跖》篇的第一章。今本《盗跖》篇虽非《盗跖》篇原貌,但至少说明《庄子》“杂篇”的成书时代也是相当早的。[※注]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