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乡三眼井楚简
来 源
: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2019 \ 中编 简牍文书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128 | ||
摘 要
:
|
- | ||||||
关键词
:
|
简牍 衙署 古井 陶器 竹简 公文 筒瓦 遗址 基层社会 陶器残片 文化特点 |
在线阅读
湖南湘乡三眼井楚简
字体:大中小
201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涟水北岸湘乡市三眼井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一口古井中出土了700多枚竹简。这口古井残深1.73米,井内填充筒瓦、板瓦、陶器残片、竹木质物品等。陶器具有明确的战国晚期楚国文化特点,竹简长23厘米,为战国晚期楚国量制的1尺,文字形态则是典型的战国楚文字。陶器和简牍均表明这口井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遗留。综合各地考古发现与研究,此次出土的简牍、古井必定在当时的衙署之中。因此,三眼井遗址应为楚国晚期湘乡城邑所在,是湘乡区域政治中心。简牍内容为楚国衙署公文档案,记录战国晚期楚国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县、乡、村邑等基层社会的具体运作。有关报道见李丹、明星《湖南考古发掘700多枚简牍记录楚国衙署公文》,载新华网2015年1月23日。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