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简牍
来 源
: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2019 \ 中编 简牍文书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24 | ||
摘 要
:
|
海昏侯墓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墎墩山上。2011年3月23日, 墎墩山上一座古墓遭到盗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后立即派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及时向国家文物局汇报。海昏简本《春秋》与《春秋公羊传》关系密切,汉代公羊学盛行,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作为治国基本原则,海昏简本《春秋》的发现是春秋经传在出土文献中的首次发现,提供了《春秋》经的最早实物,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研究人员在海昏侯墓简牍中发现多种儒家典籍失传版本》(中国青年网, 2019年2月3日)、《海昏简牍中发现千余枚汉代“六博”棋谱》(新华网, 2019年3月12日)报道了海昏侯墓出土简牍整理的最新进展。 | ||||||
关键词
:
|
墎 〇 简本 论语 简牍 诗经 公羊 易经 竹简 口诀 国家文物局 |
在线阅读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简牍
字体:大中小
海昏侯墓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墎墩山上。2011年3月23日,墎墩山上一座古墓遭到盗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后立即派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及时向国家文物局汇报。2011年4月6日,国家文物局经过专家论证,同意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考古勘探和发掘证实,该墓系西汉海昏侯墓。2011年,对被盗墓葬周围5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并对海昏侯墓及其周围墓园进行重点钻探。2012—2013年,对海昏侯墓园进行发掘。2014—2016年,完成对主墓即1号墓的发掘清理。发现木牍约200枚,包括遣策类的签牌和奏牍。签牌是系在竹木笥或漆箱上的标签,上面写有盛器编号及所盛物品的名称和数量等。奏牍是墓主人上奏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竹简5200余枚,内容大约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悼亡赋》有描写冢墓的文字。《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齐论》版本。《易经》的经文首先解释卦名,自《彖》以下的内容与《日书》类似,虽然排序与传世《易经》相同,但内容差别较大。《医书》的内容与养生和房中术有关,在马王堆帛书《天下至道谈》所记述的“八道”之上增加“虚”“实”而成为“十道”。《五色食胜》记述的是以五种颜色代表相应的食物,类比于“五行”相生相克的方术类内容。
简牍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儒家经典及其训传,包括《诗经》《礼记》类、祠祝礼仪类、《论语》《春秋》经传及《孝经》等。海昏简本《诗经》现存竹简1200余枚。简文内容分为篇目与诗文,可以见到“《诗经》三百〇五篇”“《颂》卅篇”“《大雅》卅一篇”“《国》百六十篇”等记载篇目数量的内容。海昏简本《诗经》的总章数记载为“凡千七十六章”(1076章),与今本1142章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海昏简本《诗经》的发现,不仅提供了现今所见存字最多的《诗经》古本,更提供了汉代《鲁诗》的可能面貌。
海昏简本《论语》500余枚。保存有“智(知)道”篇题和一些不见于今本的简文,表明此本应是《汉书·艺文志》所载的《齐论》。简本《论语》与今本用字习惯亦不尽同,如今本的“知”字在此本中皆作“智”,“政”皆作“正”,“能”皆作“耐”,“室”皆作“窒”,“旧”皆作“臼”;今本中表示反问的“焉”,简本皆作“安”。
海昏简本《春秋》现存100余枚。西汉流传对《春秋经》进行注释的有《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研究人员根据文字较清晰的20余枚竹简初步判断可知,简文内容多同见于今本《公羊传》和《穀梁传》,也有仅见于《公羊传》者。其内容文句与今本有出入,也有不见于今本者。海昏简本《春秋》与《春秋公羊传》关系密切,汉代公羊学盛行,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作为治国基本原则,海昏简本《春秋》的发现是春秋经传在出土文献中的首次发现,提供了《春秋》经的最早实物,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还有少量文句不见于今本大小戴《礼记》和《论语》,究竟属于《礼记》佚篇抑或《论语》佚篇尚难确定。海昏简牍中的《礼记》类文献包括形制、书体各异的多个简本,还有一些不见于传世文献的佚文,可能表示《礼记》类文献直到汉宣帝时期仍处于“单篇别行”的状态。
海昏侯简中还包括“六博”棋的行棋口诀,有1000余枚,为研究汉代的社会风尚乃至兵制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六博”简文有篇题,篇题之下记述形式以“青”“白”指代双方棋子,依序落在相应行棋位置(棋道)之上,根据不同棋局走势,末尾圆点后均有“青不胜”或“白不胜”的判定。简文所记棋道名称,可与《西京杂记》所记许博昌所传“行棋口诀”、尹湾汉简《博局占》、北大汉简《六博》等以往所见“六博”类文献基本对应。
杨军、徐长青《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考古》2016年第7期)介绍了海昏侯墓发掘及简牍文物出土情况。王意乐、徐长青《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奏牍》(《南方文物》2017年第1期)介绍了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奏牍的基本情况。奏牍被单独放在一个漆箱内,漆箱大部已朽,奏牍外可能有丝织物包裹。奏牍编为58个号,其中49枚基本完整,9枚残碎,可辨识出文字的有34枚,释文已全部公布,内容涉及西汉的列侯朝请制度和刘贺的朝请活动。《研究人员在海昏侯墓简牍中发现多种儒家典籍失传版本》(中国青年网,2019年2月3日)、《海昏简牍中发现千余枚汉代“六博”棋谱》(新华网,2019年3月12日)报道了海昏侯墓出土简牍整理的最新进展。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