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出土汉代简牍
来 源
: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2019 \ 中编 简牍文书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8 | ||
摘 要
:
|
- | ||||||
关键词
:
|
遗址 简牍 竹木 竹木简牍 水井 宕渠 法律文书 功能分区 史料价值 文字瓦当 仓颉 |
在线阅读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出土汉代简牍
字体:大中小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城坝村,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单。2014年至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坝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清理包括墓葬、水井、灰坑、城墙、城门、房址、沟、窑等各类遗迹400余处,首次全面厘清了城坝遗址功能分区,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其中,有几口水井的“年龄”超过2000岁,当地人从汉代一直使用到今天。此次发掘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最为难得的是发现了15枚汉代竹木简牍,总字数近200字,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平二年”“竞宁元年”等明确年代记载。这批竹木简牍内容丰富,不仅有当时的法律文书、书信等,还有汉代的启蒙识字课本《仓颉》。这是继青川战国木牍、老官山汉墓“扁鹊”医简之后,四川地区第三次发现竹木简牍,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在城坝遗址发现了“宕渠”文字瓦当,表明城坝遗址即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的“宕渠”城所在地。有关报道见戴竺芯《城坝遗址首现千年竹木简牍》(《华西都市报》2018年9月27日)、童芳《四川渠县出土汉代竹木简牍》(新华社2018年9月18日)。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