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227.49.56,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2019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

来 源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2019 \ 中编 简牍文书
作 者
-
浏览次数
49
摘 要
-
关键词

简牍

文书

图版

形制

释文

书局

及门

公文

长沙五一广场

档案文书

管理体系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

字体:

2010年6—8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长沙市地铁二号线建设,于五一广场站地下水管改迁施工中,在编号为1号的窖内出土了一批东汉简牍,总数6862枚,材质包括木质和竹质两大类。简牍形制多样,包括木牍、两行、简札、封检、封泥匣、签牌、竹简、竹牍、削衣、异型简等十大类。简牍纪年有章和、永元、元兴、延平、永初等东汉时期的年号,表明该批简牍形成于东汉中期偏早,时代在东汉早中期和帝至安帝间。其中大部分为官文书,有少量用于封缄文书的封检及函封、标识文书内容的楬等,也有部分名籍及私人信函。简牍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诸多领域。尤其是大量当时使用的行政公文,具有时效性,主要是长沙郡及门下诸曹、临湘县及门下诸曹的下行文书,临湘县、临湘县下属诸乡和亭的上行文书,以及与外郡县的往来文书。公文涉及的地域广泛,从中可了解当时的行政区划及管理体系。所见郡名有长沙郡、南阳郡、武陵郡。县名有临湘、酃、连道、南昌、临沅、安陆、攸、邔等。乡、里、丘的名称众多,其中不少名称也见于走马楼三国吴简,说明某些体制一直沿用至三国时期。文书的责任人或撰写者多为各级官吏,简文所见职官名目繁多,是研究东汉官僚体系的第一手资料。简牍中有大量与司法相关的内容,涉及刑事、民事诉讼等,对研究东汉法制史具有重大价值。这批纪年明确、保存较好、形制规整、字迹清楚、数量众多的官府档案文书简牍,弥补了以往东汉早中期简牍出土较少的缺环。

《文物》2013年第6期刊载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发掘简报》,介绍了这批简牍的出土情况。2015年中西书局出版长沙文物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编《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选释》,公布了176枚简牍的图版及释文。2018年中西书局出版长沙文物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编《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壹、贰,每卷各收录简牍400枚,包括彩色及红外线原大图版、释文注释等。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