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帛书《伊尹·九主》研究
来 源
: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2019 \ 下编 帛书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8 | ||
摘 要
:
|
- | ||||||
关键词
:
|
帛书 刑名 九主 成书 道家文化研究 学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寄主 天道 道家思想 理论基础 |
在线阅读
九 帛书《伊尹·九主》研究
字体:大中小
帛书《伊尹·九主》出土后,李家浩在《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发言中即已指出,文中所说的“专授之君二、劳君一、半君一、寄主一、破邦之主二、灭社之主二,凡与法君为九主”一段,可用以校正《史记·殷本纪·集解》所引刘向《别录》的文字错误。李学勤在《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文物》1974年第11期)中对本篇帛书加以讲疏,并指出,本篇帛书应是《汉书·艺文志》所载《伊尹》五十一篇的佚篇,属黄老刑名之学,其著成年代约是在战国中叶或者略晚一些的时期,但很早即已亡佚,《史记集解》已不能用《九主》原文纠正误字,唐人则对“九主”本义已经完全不能理解,可见此帛书弥足珍贵,有重要学术意义。
在李先生发表此文之后,长时间内未见有讨论本篇帛书的著述。至20世纪90年代,魏启鹏发表了《前黄老形名之学的珍贵佚籍》(《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余明光作《帛书〈伊尹·九主〉与黄老之学》(《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连劭名有《帛书〈伊尹·九主〉与古代思想》(《文献》1993年第3期),才使讨论重新趋于活跃。这些先生除了对本篇帛书的文字、内容多有探讨之外,对于帛书的写作年代也提出了不少见解。如余明光赞同李学勤的意见,认为帛书确系战国中期黄老学派的著作,并补充了一些证据,连劭名亦言“《九主》中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战国时代人们对于伊尹思想的认识”,并指出“道家思想在某些方面可能与商人有关”,“帛书《九主》中借商汤与伊尹两位商代著名人物来讨论‘九主’之事,正与《荀子·正名》中‘刑名从商’的思想背景密切相关”;而魏启鹏则认为,帛书《伊尹·九主》的重要概念和用语,可与西周金文、《国语》《左传》相印证,故其成书年代“当不晚于春秋末期,而不排除其成书更早的可能”。黄老刑名之学的理论基础是道、天道、执一无为,而伊尹学派则以商周天命观为理论依据,故魏先生称之为“前黄老刑名之学”。近年来,陈松长还对帛书“九主图残片”做了研究。[※注]这些讨论显然有助于将帛书《伊尹·九主》篇的研究工作推向深入。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