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216.73.216.129,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0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一 对洋务企业的研究

来 源
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0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23
摘 要
洋务运动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1980年到1994年,先后共举办了七次全国性的洋务运动学术研讨会,每次会议参加者都达百人上下。洋务派创办的一批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近代机器工业现在已经被认为是中国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重要内容,洋务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始了1860—1894年共历时35年的洋务运动。汪敬虞认为,把洋务派企业说成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企业,这是来自一种没有根据的简单类比的结论,不能为了强调洋务派企业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一脉相承,而把洋务派企业视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
关键词

洋务

买办

军事工业

洋务派

商办

资本主义

洋务企业

商办企业

资本主义性质

外国资本

电报局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一 对洋务企业的研究

字体:

中国最早出现的机器工业是由洋人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办的机器工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是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开办的洋务企业。洋务企业按时间先后和性质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清政府经营的近代军事工业;二是洋务派控制的“官办”“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民用企业。学界关注较多的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湖北枪炮厂。除了军事工业,洋务派还先后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学界关注较多的主要有煤铁金属冶炼企业:基隆煤矿、开平煤矿、莫河金矿、汉阳铁厂,交通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局、天津铁路公司和北洋官铁路局,棉毛纺织工业如官办兰州机器织呢局、官督商办上海机器织布局、官办湖北织布局、官商合办华新纺织新局、官商合办湖北缫丝局等。

学术界更为关注洋务企业中的官督商办企业。相关重要的著作都对此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考察和评价。张国辉的《洋务运动与近代中国企业》对于洋务企业的考察比较细致深入,李时岳和胡滨的《从闭关到开放》比较全面地剖析了十来个重要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两者对洋务企业的评价是相反的,前者强调洋务企业的封建性一面,而后者更强调洋务企业的资本主义一面。当然评价的不同可能与两书出版时间先后有一定关系。事实上,张国辉在后来对洋务企业的考察就更强调了其进步的一面。比如,他考察了第一家民族资本煤矿企业开平煤矿,他认为在19世纪末,开平煤矿生产长期处于正常发展状态,所产之煤质量高,迅速收回了长期被洋煤占领的煤炭市场,由于声名鹊起,集股活动也很活跃,成为当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最具成效的一个大型企业。[※注]胡滨概述了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并探讨了织布局享有的十年专利及减免税厘等问题,认为专利权起了限制外商在华设立棉纺织厂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完全限制华商对于近代棉纺织工业的投资设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应该予以肯定的。[※注]

除了一些对洋务企业作整体综合研究的专著外,还有很多学者对洋务企业的个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张国辉考察了外国资本对洋务企业的贷款,他认为在19世纪70、80年代之交,外国资本贷款大抵以通常的经济贷款进行活动,但在此之后,一部分外国资本已经转向资本输出的性质。外国资本对洋务企业货款的利息率一般在5%—8%,高于外国金融市场利润水平,也高于华洋商之间通融资金时的利率水平,但低于外国资本给予清政府政治贷款的利率水平,也低于同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外国资本对洋务企业的贷款目的并不完全在于高额利息的盘剥,而是为了获取利率之外的控制中国近代企业的主权,说到底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掠夺的一个组成部分。[※注]汪敬虞认为,从洋务派官督商办企业中分化出来的商办企业,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途径,这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个特点。[※注]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