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216.73.216.151,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0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

六 华人基督徒

来 源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0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5
摘 要
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王治心的《中国基督教史纲》,是中国学者所撰写的第一本,也是影响极大的中国基督教通史著作。全书论述了自17世纪天主教再次传入中国,到1949年前基督新教在华活动的过程,强调传教士及其活动具有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同时,还突出了传教士活动具有引进西学的作用,从而为重新评价在华传教士的作用开了头。王立新的《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虽然是一本研究基督新教在现代化方面积极努力的专著,但却是基督宗教传教史的现代化范式研究的代表作,它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转型呈现出一致性。晏阳初少年时代便皈依基督教,教会组织、传教士、教会教育对晏氏的家庭、人生、事业等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基督新教

传教士

通史

基督徒

神学

宗教

基督

文化

基督教

来华

基督教青年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六 华人基督徒

字体:

王韬是近代历史上较早睁眼看世界之人,他是否是基督徒,他的基督教信仰对他的人生起到了什么影响和作用,过去没有人关注过。杨其民和段怀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王韬与来华传教士、教会以及基督教之间的关系,时间上以19世纪50年代为中心,并以传教士麦都思的去世为时间与信仰上的一个转折点。此间王韬不仅接替其父王昌桂协助麦都思等完成《圣经》的翻译工作,而且还近于重新改写翻译了《宗主诗篇》,积极参与宣教站宣教材料的编写及传播事务,同时还向麦都思提交了一份与自己“受洗”相关的申请书。[※注]

段炼的《宋耀如与林乐知》一文细述了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与美国传教士之间的关系。美国监理会上海布道团负责人林乐知是宋耀如学生时代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1886年1月到达上海后,宋耀如在林乐知手下任巡回传道,由于薪酬问题以及各自理念的不同,两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1892年,宋耀如宣布退出布道团,自愿成为不受教会调派不拿薪水的“本处传道”。自身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激发了宋耀如内心的民族主义情绪,加上他在美国所接受的平等、自由、民主的理念,促使他逐渐成为一位职业革命家。但宋耀如对基督教的信仰依然虔诚,终其一生他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注]

晏阳初是著名平民教育家,终身致力于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事业。早在1943年,他就被美国百余所大学遴选为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晏阳初少年时代便皈依基督教,教会组织、传教士、教会教育对晏氏的家庭、人生、事业等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注]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