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223.172.149,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0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

二 基督宗教在内蒙古

来 源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0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9
摘 要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直辖市、自治区)。基督宗教在华北地区的传播,从历史和范围看,都是比较悠久和广泛的。同时由于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对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从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别看,因为其政治中心地位所在,华北地区都被视为其重要的传教区域,值得中国基督教史学界关注的问题非常多。王守恩讨论了不同时期山西官方对天主教的态度,指出:1620—1723年是天主教在山西合法传入的阶段,山西官方在此阶段对天主教的政策是允许传播,甚或支持利用。
关键词

天主教

东正教

基督宗教

传教士

新教

中国文化

官方

传播过程

教廷

基督教

蒙古人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二 基督宗教在内蒙古

字体:

内蒙古地区一直是天主教在中国的重要传教区域。张彧、汤开建对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的传教工作进行了研究,认为圣母圣心会在这里进行了长期的传教工作,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教会的成功既在于其传教方法得当,也在于天主教会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注]宜今的《基督教在呼和浩特地区的传播》围绕呼和浩特地区,概述了基督宗教的传播历史。[※注]

唐戈以个案形式讨论了东正教进入中国以后,由于教徒人数较少、分布局限,与汉民族交错分布所产生的一种“本土化”形式。指出作为中国东正教徒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额尔古纳地区由于长期与俄罗斯本土隔绝,加之受汉族宗教信仰的影响,其东正教已呈现出若干特点,主要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汉族宗教信仰的结合,部分东正教特质的丧失。[※注]

蒙古族与基督宗教的接触可以上溯至元代,历史上蒙古族曾经信仰过基督教聂思托利派(景教)和天主教。罗马教廷与蒙古部落、蒙元政权之间曾有过多种联系。明朝初年后的200年间,基督教在中国内地一度销声匿迹,在内蒙古也呈淡化和衰退之势。大部分基督教徒在这一时期改变了信仰,20世纪40年代,只有鄂尔多斯地区的厄尔呼特氏族(即“也里可温”一词的不同转写)人,仍保留了聂思托利派的一些习俗。目前学界针对蒙古地区基督教传播过程的研究,多于有关对蒙古族本身所产生影响的研究。邢亦尘的《试论基督教在蒙古民族中的传播》,最早全面叙述了基督教不同时期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情况,并对近代之后基督教传播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注]宝贵贞的《蒙古族与基督教:历史与现状》对于蒙古族基督教接受史进行了系统回顾,指出蒙古族接触基督教的年代可上溯到蒙元时期。早在13—14世纪就有部分蒙古人信奉基督教,当时被蒙古人称为“也里可温教”。随着蒙元帝国的衰亡,蒙古人中的基督信仰也基本绝迹。时至近代,随着西方教会势力进入中国内地,基督教再次传入内蒙古地区,又有部分蒙古人信奉了基督教。[※注]乌恩的《基督教在蒙古族中传播的若干问题》,对蒙古族信仰基督教、蒙元政权与罗马教廷的交往、蒙元政权对基督教的政策和管理都进行了介绍分析,还介绍了蒙古族相关的基督教文献、典籍和历史遗迹,十分有利于深化对内蒙古地区基督教史的研究。[※注]

在针对蒙古族基督教史的研究文献中,有一部分是以蒙古文发表的研究论文,对于这部分论文的研究特色,由于语言所限,无法进行详细评述。现将近年来主要蒙古文论文存目如下,希望能引起关注:贾宝维、包春喜《蒙古帝国的建立与基督教的再度东传》(《内蒙古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0年第6期)、明·额尔敦巴特尔《察哈尔万户八大鄂托克之一:乃蛮及其宗教》(《内蒙古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10年第4期)、佟双喜《关于金丹道“反洋教之说”之我见》(《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2011年第4期)和包金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影响满蒙问题的国外因素》(《中国蒙古学》蒙古文版2010年第5期)。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