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189.3.134,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0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

第三节 基督教与义和团

来 源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0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4
摘 要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史学界一直对其有着特别的关注和研究。作为乡村精英的传教士,在天主教社群面临危难的时刻,组织教徒武装,度过了义和团的风暴。柯文认为,义和团与基督徒都是从宗教的角度理解他们之间冲突的,双方都以宗教来解释旱灾,以宗教来解释战争,也都攻击对方的宗教及法术宣扬。到1895年前后,由于大刀会(民间宗教结社)和天主教会都试图通过为乡村民众提供保护来扩张势力,于是,双方的对立、冲突不可避免。19世纪末在鲁西频繁发生的教案,正是双方间矛盾上升成为武力冲突的结果。
关键词

异端

义和团

宗教

民间宗教

八卦教

社群

地方社会

天主教会

白莲教

势力

教案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第三节 基督教与义和团

字体: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史学界一直对其有着特别的关注和研究。一直以来,学者们以近代史研究的角度,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否具有反封建性质、运动的革命属性,运动兴起的原因及背景,运动的起止时间、阶段划分和影响作用,以及该时期外国对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和探讨。近几年来,随着反帝反封建的近代史观逐渐淡出史学界,学者们研究义和团的文章相对少了许多,代之而起的是从宗教角度或中西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研究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这也是本综述关注的目标点。可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的成果仍然是基督教研究中相对少数的研究题目,仅戴学稷的《1900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反帝斗争》一篇。[※注]

义和团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恢复,是促进基督教研究的原因之一。研究义和团的起因,不能不涉及基督教教会的活动。1980年,在济南举行了第一次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美国学者包德威(David D.Buck)考察了山东基督教、白莲教和义和团之间的关系。周锡瑞(Joseph W.Esherick)则指出了外国教会的活动是义和团兴起的直接原因。徐绪典考察了基督教与白莲教的关系,对义和团运动的起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观点。[※注]

罗志田从中国思想史演变的角度切入,认为在西方传教士看来,义和团这一“神拳”在思想观念上是基督教的竞争对手;而对那时多数中国士人而言,基督教和神拳大致都属于“子不语”的“怪力乱神”的范畴,其社会分野是接近的。19世纪末,中国民间关于既存中国学术“无用”的观念相当流行,显然也影响了进行的决策。朝廷对“神拳”的借重提示了其对中学之上层正统失望,故而走向基层,在中国传统中的异端方面寻求救亡图存的力量,但却因此产生“朝廷不可恃”的结论。清廷启用“怪力乱神”的举措实际上促成了异端的上升,本处边缘的“子不语”因素得到更多的关注,并最终促成了一种以边缘上升为表征的“异端正统化”的过程。这一转变上承太平天国运动、下及新文化运动,其影响之余波至今犹存。此间,作为异端进入中国的西潮无形中对昔日边缘文化的支持,将主流文化退居二线,原来的本土异端成为正统。[※注]

狄德满认为,义和团是华北等北方地区历史悠久的集体性暴力活动的组成部分,1900年夏天,华北某些地区的基督教社群组织了教会武装,与义和团发生了多次武装冲突。从某种意义上看,外国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地位,领导基督教社群最大化地获取并控制各种资源。作为乡村精英的传教士,在天主教社群面临危难的时刻,组织教徒武装,度过了义和团的风暴。义和团运动高潮时期天主教社群的武装防御活动,是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注]

柯文认为,义和团与基督徒都是从宗教的角度理解他们之间冲突的,双方都以宗教来解释旱灾,以宗教来解释战争,也都攻击对方的宗教及法术宣扬。能够得到史料证实的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观点,都包含在宗教语言里,以宗教关于世界运行的前提为基础。因此,只有把主导双方成员的宗教假设放在更中心的位置,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这场冲突。[※注]

关于义和团运动是否具有反洋教斗争的性质,是否可称为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巴斯蒂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她认为法国的档案资料表明,义和团运动前夕教民和非教民之间存在激烈敌对的笼统说法,至少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直隶正定府代牧区的情况。人们从保定、北京、献县等地方得出的结论不应被普遍化。[※注]

分析八卦教、拳会、基督教会三者关系,对于教案和义和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9世纪中后期,鲁西农村出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变化:一是八卦教在清政府的镇压之下,尽管仍能维持而不坠,但自18世纪末已开始走向衰落,曾长期活跃的八卦教渐归于销声匿迹;二是天主教会得到很大发展,并利用各种不平等条约等各种手段而向各类农民提供保护;三是拳会在清中期是民间宗教结社的外围组织,至八卦教衰落后,成为地方社会的新势力。拳会从民间宗教结社的外围组织变为具有新的领导层的,以“自卫保家”为名义,成为在地方社会可以取民间宗教结社而代之的新势力。19世纪后期,拳会与教会都在不断扩张势力,双方围绕着乡村民众的保护问题互相对立。到1895年前后,由于大刀会(民间宗教结社)和天主教会都试图通过为乡村民众提供保护来扩张势力,于是,双方的对立、冲突不可避免。19世纪末在鲁西频繁发生的教案,正是双方间矛盾上升成为武力冲突的结果。[※注]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