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118.193.52,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0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

五 民族语言文献中的基督宗教史料

来 源
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0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6
摘 要
在前述章节中,我们以学术论文、图书为对象,以1978年到目前为研究重点,对1949—2012年(部分资料涉及2013年8月)中国基督教教历史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基本梳理和分析,进而对大陆地区的中国基督宗教历史学这一交叉研究性学科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理解。在本章,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进一步对中国基督宗教历史进行分析,希望能使学术界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的理解更加充分。现在我们针对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与不足,再做一些探讨。针对一些与基督宗教有渊源关系的新兴宗教派别,如摩门教、耶和华见证人、基督教科学派等派别所翻译、出版《圣经》典籍文献、神学读物的汉语译本及翻译历史,大陆也没有学者研究。
关键词

基督宗教

圣经

天主教

东正教

学者

史料

少数民族文字

档案

语言

传教士

外文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五 民族语言文献中的基督宗教史料

字体:

基督宗教在中国的传播,除汉族地区外,还涉及多个少数民族。《圣经》被翻译成藏文、蒙古文、满文、傣文、苗文、傈僳文等20余种少数民族文字。除《圣经》外,部分文字还出版过其他的基督宗教读物,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文字资料散失严重,留存民间或图书馆、档案馆的资料基本上缺乏系统整理。由于这些文献或印刷质量较差,或为抄本,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分文献基本上会自然毁灭。

基督宗教在晚明再次进入中国,进入中国后的各种汉文信息,在不同时期或多或少都有记载。随着近年来大陆地区学术研究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汉文基督教文献、档案的整理逐步加强。但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档案中有关的基督宗教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还只是起步,如苏德毕力格主编的《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基督宗教史料》对所存地方衙门蒙古文档案中有关基督教档案进行了整理,非常有意义。

在我国几种主要少数民族文字中,满文作为清朝的国书,留下了浩瀚的满文档案资料,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就藏有两百余万件[※注],各省区市县档案馆、各类图书馆、台港澳地区和海外流散档案还不包括在内。[※注]作为满文档案存留最丰富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也是基督宗教(天主教)与中国政教关系最复杂的时期。从近百年对满文档案整理看,尚未整理翻译任何与天主教有关的档案专辑。[※注]尽管满文文献对“新清史”研究的意义尚可存议[※注],但是以满汉文互为参照,对加强研究天主教对中国影响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除满文档案外,蒙古文档案中有关基督教资料也是一项有待开发的领域。由于蒙古文是一门“活的”语言,从人力投入的角度而言,比满文资料整理要相对容易。藏文也是留存档案资料较多的语言,藏区地方政权的藏文档案是否有关于基督教方面的记载,因未见任何刊布信息,笔者还不敢妄下评论。

朝鲜与近代中国有着复杂的关系,朝鲜族民族主体的形成也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天主教与近代朝鲜民族运动的关系非常密切,朝鲜族基督徒和组织在中国境内的互动也十分活跃,其中一部分人成为中国朝鲜族的一部分。朝鲜族内各种基督宗教活动一直与生活地周边的其他民族交流密切,直到今天依然如此。韩国是目前世界上基督宗教信仰和传教热情最高的地区之一,有关中国朝鲜族基督教历史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迄今未见到较深入的学术性研究成果。

由传教士参与创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大部分文字除宗教功能外,在其他领域应该作用非常有限。这其中创制近110年的景颇文的活力相对较高,这种文字在国内和国外有近100万人使用。在中国,每年都有景颇文图书、报纸、杂志出版。最早一批现代景颇族文化人士,也多为接受过景颇文教育,与基督教关系密切的人士。开展对景颇族等跨境民族基督教历史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关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目前有关景颇文基督宗教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还没有看到相关研究文献。开展这项研究,需要熟悉景颇文的学者参与,在内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中,这部分学者多从事语言和景颇族传统文化研究,未来有关基督教历史研究需要年轻学者特别是本民族的学者参与进来。

在我国,除少数民族文字基督教原始文献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以民族文字发表的基督宗教历史研究文献。这类研究在前述章节中已经间或论及,在此再进行一下综合叙述。我国以少数民族文字开展的在华基督宗教研究在数量上并不多,笔者对近年来部分少数民族文字学术刊物进行的查阅显示,基督宗教在华历史的文章只有十余篇(见表10-18)。

在这些文章中,蒙古文论文涉及领域较广,从元代的也里可温,到近代基督宗教在蒙古族地区的传播都有所涉及。刊发这些文章的刊物包括我国最重要的几份蒙古文学术刊物,如《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国蒙古学》《内蒙古大学学报》和《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等。维吾尔论文都是关于景教历史和人物的,有关近代基督宗教与维吾尔民族的相遇问题,尚未见相关研究。针对少数民族文字基督教文化、文字事业的研究中,通晓民族文字的学者的参与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乌·托亚的《西方基督教徒的蒙文书籍出版活动》是仅见的一篇用蒙古文撰写的关于基督教蒙古文出版物的论文。乌·托亚的《蒙古文出版史》[※注]一书则是目前仅见涉及基督宗教出版物的蒙古文学术研究专著。除蒙古文外,尚未见到其他少数民族文字有涉及在华基督教文化事业的研究文献。

讨论基督宗教与藏族和藏区历史关系的多为汉文,藏文没有专论发表,仅简单提及相关因素。发表景颇文论文的《文蚌》杂志,是我国唯一出版的、以文学和文化为主的景颇文刊物,已经连续出版30余年,从世界范围看,也是该语言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文献之一。张么弄的文章是笔者检索到的仅有的一篇以景颇文介绍天主教在景颇族地区传播情况的文章。景颇族基督宗教信仰以基督新教为主,天主教仅在个别地区流传。由于景颇族内部支系分布不同,我国景颇族基督教徒比例要少于境外缅甸的克钦人,从文献角度观察,即便是本民族学者对基督教历史研究的关注度也不是很高。

我们还未见到使用民族文字出版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图书,只有少数蒙古文专著中对基督宗教事项进行了相对细致的论述和研究,如乌·托亚的《蒙古文出版史》。尽管用少数民族文字发表的研究文献在总量上不多,但是这部分学者的学术研究意义应得到相应的承认[※注],并且他们在有关民族文字基督宗教基础性文献整理工作中,也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