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模态逻辑的合法性及其与哲学的关系
来 源
:
|
当代中国逻辑学研究2009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8 | ||
摘 要
:
|
模态逻辑是迄今为止发展最为成熟的哲学逻辑分支,作为研究“必然”、“可能”等模态算子的逻辑,在模态逻辑的产生与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的哲学问题,形成了关于模态逻辑的哲学问题研究。一般地说,模态逻辑的哲学问题包括两类问题:一是关于模态逻辑这门学科的一般性问题,比如模态逻辑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模态逻辑自身的合法性问题,二是模态逻辑研究中提出的哲学问题,比如关于可能世界的含义及其本体论地位问题、本质主义问题,等等。 | ||||||
关键词
:
|
模态逻辑 哲学问题 哲学 本体论 事物 主义 必然性 数学家 嗜好 本质特性 主义问题 |
在线阅读
三 模态逻辑的合法性及其与哲学的关系
字体:大中小
模态逻辑从诞生之初便面临着其合法性的质疑。对模态逻辑诘难最为猛烈的当推奎因,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便撰文猛烈抨击模态逻辑,认为无论是从逻辑还是哲学角度看模态逻辑都是不合法的。
对于模态逻辑合法性的问题,国内逻辑界大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即认为模态逻辑是合法的。比如,陈波认为,奎因的逻辑观过于狭隘,而且其变异逻辑学说与逻辑可修正论之间存在着内部矛盾。可以看出,陈波是明确认为模态逻辑是一种正确、合法的逻辑的。[※注]张力锋则通过解读奎因关于模态词的三个层次理论,揭示其中存在重大缺陷,从而表明模态逻辑的合法性。[※注]
关于模态逻辑与哲学的关系,王路指出:“模态逻辑与哲学的联系是显然的,对哲学的重要性也是显然的。”[※注]他认为,模态逻辑与一阶逻辑的区别在于模态逻辑引入了模态算子,因此也引入了一些新的问题,包括隐晦语境、内涵实体增殖等问题。他强调,只有掌握了模态逻辑技术,才能真正体会和认识这些问题,也才有可能真正解答这些问题。
周北海则从成果、问题和方法三个层面分析了模态逻辑对哲学的三个作用:
第一,模态逻辑所取得的成果在哲学上的意义。模态逻辑是对必然性、可能性等哲学概念的研究,模态逻辑有无穷多的系统,每一个系统都可以看做对一种必然性的刻画,因此,在模态逻辑的作用下,人们今天对必然性的认识已较过去丰富得多,对于各种必然性的分类,以及对同一种必然性又可分成各种强弱不同的层次等,都有了相当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第二,模态逻辑的哲学问题对哲学的作用。模态逻辑的哲学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即模态逻辑遇到的问题和引发的问题。就前一个方面看,模态逻辑遇到的哲学问题一般来说是和某种哲学理论或观点相冲突而引起的问题。历史上,因为导致本质主义和抽象实体的存在等问题,模态逻辑曾经受到奎因的严厉批评,甚至要取消模态逻辑。模态逻辑后来的发展早已证明奎因的做法是错误的。事实上,所谓模态逻辑遇到的哲学问题有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并不是问题,如本质主义问题,恰恰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提供了逻辑上的支持。至于第二方面的问题,即模态逻辑引发的哲学问题,则更是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例如,可能世界语义学产生后随之而产生了许多关于可能世界等问题的哲学讨论,提出了各种理论和观点。
第三,模态逻辑所建立的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对于哲学的作用。由于模态逻辑可以直接分析和处理必然性和可能性这样的概念,而且除此之外,模态逻辑涉及的还有逻辑真、分析性与先验性等,在这些概念的分析与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模态逻辑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在哲学上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意义的。
周北海认为,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贯通的。[※注]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