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116.60.81,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2019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

第一节 “历史地理”一词的传入

来 源
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2019 \ 第一篇 中国历史地理的发展历程与理论的探索
作 者
-
浏览次数
8
摘 要
-
关键词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学

地理学

中国历史

学制

学术界

教授

中国大百科全书

背景资料

必修课程

学科名称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第一节 “历史地理”一词的传入

字体:

中国古代并无“历史地理”一词,关于这一术语的来源,以往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认识,如吴宏岐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中提出“1909年‘中国地学会’的成立,可以认为是近代中国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的开端……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地理’一词在中国地学会成立不久即被正式提出。1913年1月,史礼绶《历史地理之教授》一文在《中华教育界》第2卷第1期发表。1923年1月,张其昀《历史地理学》又提出这一学科命名,此文载于《史地学报》第2 卷第2 期。随后(法)白菱汉与万洛原著、张宗文译的《历史地理学》发表在1933年1月出版《地学季刊》”[※注]

在各种观点中,影响力最大的观点是由侯仁之教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条中提出的,即“历史地理学名称在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但其内容仍未超越沿革地理的范围”[※注]。这一观点也被很多学者所遵从,如韩光辉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特点及其贡献》中重复了这一说法,即“‘历史地理’这一学科术语最早经日本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首先是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历史地理列为京师大学堂文科中外地理专业(学制三年)的必修课程。当时课程讲授的内容包括历史与地理的关系,并未超出沿革地理学的范畴”[※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是侯甬坚,他在《“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附论我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转换》一文中从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入手,对侯仁之教授的观点进行了论证,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年至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 日被《禹贡》杂志用作英文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注]

因此,基本可以认为“历史地理”是在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我国的。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