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来 源
:
|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0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7 | ||
摘 要
:
|
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中指出, “不努力于社会建设者,必趋于衰败。社会建设,主要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社区建设,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据不完全统计, 2005年,社区承担着社会治安、社会救助、就业再就业、计划生育等100多项管理和服务工作,社区已成为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会把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以推动社会建设。 | ||||||
关键词
:
|
社会组织 社会结构 社会事业 社会体制改革 创新社会 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体制 社区 社会问题 社会管理体制 社会资源 |
在线阅读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字体:大中小
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了。由此带来了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要求多样化,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矛盾不断产生。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因此,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就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兼顾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使社会各利益群体能够共享、共赢,形成和谐相处的局面。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平等协商机制、矛盾疏导化解机制三个方面。所谓利益表达机制,就是使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有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正常渠道。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由于自己的处境,更加缺乏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建立不同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拓宽民意民求的表达渠道,使社情民意能够畅通上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表达权,就是民众的表达权。表达权要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才能形成,意见凝聚非常重要,但凝聚需要组织。通过利益表达机制,使社会各阶层、群体、个人的利益诉求得到合理表达,最终解决利益矛盾。平等协商机制是调整干群关系、劳资关系、社会各阶层关系的重要机制。通过平等协商对话机制,使干群之间、业主与员工之间、阶层之间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几乎没有不涉及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的。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转化为严重的群体性恶性对抗事件。要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在源头上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形成灵活的矛盾疏导化解机制,就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法规、行政等手段,采取教育、协商、引导、调解等方法,形成行之有效的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通过矛盾疏导化解机制,迅速解决矛盾与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应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通过社会实际的调查,掌握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现状,研究其变化规律及特点,以制定出正确的社会政策,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