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大陆对台政策演变问题
来 源
:
|
当代中国台湾史研究0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13 | ||
摘 要
:
|
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随着东、西两大阵营冷战兴起,导致海峡两岸之间长期分隔对峙。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号召,两岸关系逐渐走向缓和。李宏硕主编《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阐述了海峡两岸经济互补的客观可能性、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主要领域、大陆对台湾的经贸政策、台湾当局对大陆的经贸政策,并附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大事记。张亚的硕士学位论文《1978年以来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和思考》认为,自从1978年以来,海峡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以不可遏止的趋势向前发展,其间,有过良性互动的态势,也经历了挫折和坎坷,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还有很多隔阂和阻碍。因此,总结两岸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十分必要。 | ||||||
关键词
:
|
海峡两岸 台湾问题 大陆 两岸 文化交流 政策 经贸政策 两岸关系 炮击金门 台独 领导集体 |
在线阅读
二 大陆对台政策演变问题
字体:大中小
大陆对台政策研究一直是两岸关系研究的重点。20世纪50年代,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80年代,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1世纪初,以胡锦涛为领导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坚持和继承历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形势,进行了一系列发展和创新,为解决台湾问题做出了新的贡献。
对于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理论的研究,学者往往强调其历史演变脉络。例如,李永铭、毛磊、陈宗海在《台湾问题与统一之路》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80年对台工作发展的历程,认为80年来对台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为收回台湾主权而奋斗;第二阶段为1946—1978年,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台湾而奋斗;第三阶段为1979年至现在,中国共产党为和平统一祖国而奋斗。[※注]王在希著《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叙述了李登辉上台直到马英九当政后的两岸关系现状和岛内政局的发展演变,包括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研究台湾问题颇具参考价值。[※注]张春英著《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史》以时间为经,以海峡两岸关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现实问题为纬,追本溯源,展现了海峡两岸在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关系的全景图画。[※注]高智生著《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研究》[※注],涉及两岸和平统一问题的历史渊源,李登辉在两岸统一问题上的蜕变情形,台湾民众在两岸和平统一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以及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等问题。刘金祥著《两岸关系与祖国和平统一问题研究》[※注],则从多方面论述了搞好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争取祖国早日和平统一是台湾当局的唯一选择。
也有学者试图从这些对台政策演变中总结规律。沈骏在《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中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强调其思想脉络。[※注]陈松友对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对台政策的演变进行了论述,认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经历了从“武力解决”到“和平解放”的变化过程,“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是中共中央为适应20世纪50—6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对台战略,在打破美国的包围封锁、推动海峡两岸关系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也为后来“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注]赵景文在《台湾命运》一书中,也认为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可概括为从“武力解放”过渡到“和平解放”的和平演进模式。[※注]台轩编著的《中国政府的对台方针政策》,从台湾问题由来角度,归纳了中国政府对台政策演变,以及中国政府处理国际事务中涉台问题的基本态度,于宏观角度梳理出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历史走向。[※注]
除了专著,还有不少专业论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诸如李家泉的《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统一中国的战略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齐鹏飞的《中共党史90年:关于国家统一战略的三次大转型》(《北京党史》2011年第4期)、刘守仁的《对中共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历史考察》(《军事历史》1995年第1期)、何仲山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方针政策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等等,都对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演变情形进行概述和总结。
“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台湾战略的核心概念,这方面有较多的研究论著。李家泉著《“一国两制”与台湾前途:中国海峡两岸关系探讨》[※注],收录作者关于“一国两制”理论的19篇文章,系统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特征及其理论意义,着重从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张同新、何仲山主编《“一国两制”与海峡两岸关系》[※注],系统论述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揭示了中共和平统一方针与“一国两制”理论构想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对台政策上的作用。潘叔明著《“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注],探讨了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继续解决台湾问题,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终解决台湾的预期等问题。黄修荣主编《国共关系的历史回顾与“一国两制”理论研究》[※注],收录2004年9月在西安举办的“国共关系的历史回顾与‘一国两制’理论”研讨会上的论文35篇,探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以及“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试图从历史经验中发掘出现实意义。
针对两岸关系的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也有学者对一些对台政策中的热点问题作史学梳理。李松林在《中国共产党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及经验研究》[※注]一书中,以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斗争的历史经验为主线,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中共十七大时期的对台政策演变。在有关两岸谈判的研究中,黄嘉树、刘杰著《两岸谈判研究》一书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该书对两岸谈判的类型与特殊性、谈判观念和做法、谈判的前提;两岸事务性谈判历程;两岸事务性谈判整体评价;两岸围绕政治谈判的斗争,以及新世纪、新条件下的两岸谈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阐释,是研究两岸谈判问题的重要著作。[※注]
在文献资料整理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相继出版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研究局编《台湾问题文献资料选编》[※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编《台湾问题重要文献资料汇编》[※注]等资料集,为此类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台湾问题文献资料选编》,收录了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有关对台工作的重要文献和政策法规,是一部总览全局的权威资料。《台湾问题重要文献资料汇编》一书辑录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台湾当局和国际社会有关台湾问题的重要文献,是一部有价值的重要工具书。全书分四编:第一编,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台湾问题的讲话和谈话;第二编,中共中央、国务院、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以及各部委、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及其领导人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有关政策规定;第三编,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社论、评论文章;第四编,中国与有关国家签署的联合公报和联合声明。此外,还有一些重要文献资料相继出版。如《中共领导人谈台湾问题》一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文稿和谈话共119篇,党和国家和其他领导人有关台湾问题的主要论述33篇,还有与台湾问题相关的附录32篇。这本书是研究中共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策略的重要文献资料。[※注]其他诸如《一国两制与台湾》(华文出版社1996年版)、《一国两制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等等,也是相关研究的基础性文献资料。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