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118.209.158,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2015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汉语方言研究概况

来 源
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2015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1
摘 要
为方便方言调查工作,语言所等单位还编制了一批方言调查表格,主要包括《方言调查字表》(1955年,据赵元任《方言调查表格》修订)、《方言调查词汇手册》(1955年)、《汉语方言调查手册》(1957年。方言普查工作使学界对汉语方言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对汉语方言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专著以及方言字音、词汇汇编之类的材料集也就应运而生,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版、1983年第二版)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在编写《汉语方言概要》的同时,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还编纂了《汉语方音字汇》和《汉语方言词汇》两本资料对照集,分别在1962年和1964年由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三汉语方言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关键词

汉语方言

方言

词汇

方言调查

普查

语法

语言

字音

普通话

方言普查

音系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第一节 汉语方言研究概况

字体:

一 汉语方言普查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政治地位的提高,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推广普通话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字改革运动如火如荼,同时方言口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50年6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语言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对汉语及其相关的语言问题进行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为现代汉语规范化服务。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提出“要学习人民的语言”。

为了进一步地推广普通话,就有必要对方言有足够的认识,全国汉语方言的全面调查自然而然地就提上了语文工作者的日程。

1955年10月,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会议听取讨论了罗常培、吕叔湘做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的报告,以及丁声树、李荣所做的《汉语方言调查》等其他重要学术发言。会议通过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议》,提出六条具体建议,其中第三条提出要迅速拟订在两年内完成汉语方言初步普查的计划。

1956年3月,国家高教部、教育部发出《关于汉语方言普查工作的指示》,指出,这次方言普查以帮助推广普通话为目的,着重调查语音,同时调查一部分词汇和语法特点,要求在1956年、1957年两年内完成。为配合推普和方言普查,从1956年到1960年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语言所联合举办了九期普通话语音研究班,培养了大批方言调查人员和推普工作骨干。研究班学员将“火种”带回到各自所在单位,主持领导当地的方言调查工作,成为当地方言调查研究的组织者和中坚力量,并培养出一大批方言调查研究人才。为方便方言调查工作,语言所等单位还编制了一批方言调查表格,主要包括《方言调查字表》(1955年,据赵元任《方言调查表格》修订)、《方言调查词汇手册》(1955年)、《汉语方言调查手册》(1957年,在李荣为普通话语音研究班讲授方言调查课程的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古今字音对照手册》(1958年,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等。

全国性的方言普查工作从1955年开始,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共调查全国1800多个县市的汉语方言。普查面之广,调查的方言点之多,都是空前的。

方言普查积累了大批宝贵的方言资料,这些资料既可以作为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也可以作为编写方言区群众学习普通话教材的参考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在普查基础上编写的方言调查报告约有1000多种,学习普通话手册300多种,各省区编写的方言概况类著作有约20种。这些方言概况有的后来公开出版,如《四川方言音系》、《河北方言概况》、《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等。此外,中华书局还出版了《方言和普通话丛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八辑《方言与普通话集刊》。

在全国方言普查进行的同时,也有一些对单一方言进行调查描写的专著和论文,其中《昌黎方言志》标志着20世纪60年代汉语方言研究的最高水平。1959年,丁声树、李荣两位带队对昌黎县方言进行调查。调查采取少数几点重点调查和大量方言点简单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点每点记录3000多个单字音,五六千条词和词组,100多条语法例句,并记录一些故事、谚语等;一般点记录昌黎话内部有差别的条目,用来绘制方言地图。调查所得材料整理成详略两种本子,略本是《昌黎县志》里的方言部分,详本是196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昌黎方言志》(1983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再版)。调查报告首先介绍昌黎方言的内部分区并绘制方言地图,再从总体上介绍昌黎方言的特点,具体介绍声韵调系统并列出声韵调拼合表和同音字表,并将昌黎方言和北京音进行比较,用国际音标标注昌黎方言的谚语、歇后语、故事、语法例句等,最后详细列出昌黎方言的分类词表。《昌黎方言志》描写细致深入,有很强的系统性,分类词表项目齐全,各种语料十分丰富,被公认为汉语方言调查报告的范本。《昌黎方言志》采用的重点点和一般点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也可以为方言普查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调查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方言普查工作使学界对汉语方言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对汉语方言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专著以及方言字音、词汇汇编之类的材料集也就应运而生,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版、1983年第二版)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该书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编写过程中得到语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丁声树、李荣等都参加了审订工作。全书大体上包括三部分,前三章是总论,介绍方言、方言学和汉语方言学的目的与任务、汉语方言发展简史。第二部分是分论,描写北方方言以及吴、湘、赣、客、粤、闽七大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以及各方言代表点的音系。第三部分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总结汉语方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这部书既介绍方言音系,对方言词汇、语法也给予足够的重视;语音方面既有共时的描写,又有历时的比较。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基本上反映了此前几十年方言调查与研究的成果。

在编写《汉语方言概要》的同时,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还编纂了《汉语方音字汇》和《汉语方言词汇》两本资料对照集,分别在1962年和1964年由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后来又由王福堂主持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汉语方音字汇》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二版,《汉语方言词汇》语文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二版。《汉语方音字汇》收录20个汉语方言点的字音材料,这些方言点大体可以代表汉语的各大方言。全书收录3000个字目,按普通话音序排列,注明中古音切,并用国际音标标写方言读音。是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汉语方言词汇》收录20个汉语方言点的 1230个词目,词目按词类的前后顺序排列,每类词再按词义分组排列。书中词汇表前列有20个方言点的音系简介,所收词语依据各方言的语音系统用国际音标标音。本书可以为汉语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提供材料,为汉语普通话词汇规范化提供参考。

二 《方言》创刊、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成立

三 汉语方言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