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222.184.40,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2019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来 源
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2019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9
摘 要
曹志耘:《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曹志耘:《汉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性?曹志耘:《地理语言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方言学报》2006年第1期。何大安:《语言史研究中的层次问题》,载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王洪君:《赵元任〈现代吴语研究〉对于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方言学国际高端论坛暨庆祝《方言》杂志创刊35周年学术讨论会(山东济南, 2013年)论文。赵日新:《浅论语音属性与音变》,载李小凡、项梦冰主编《承泽堂方言论丛——王福堂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14年版。
关键词

方言

汉语方言

语言

语文

语言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

历史层次

学报

教育出版社

方言学

论文集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主要参考文献

字体:

曹志耘:《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

曹志耘:《老枝新芽: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展望》,《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曹志耘:《汉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曹志耘:《地理语言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方言学报》2006年第1期。

曹志耘:《汉语方言研究愿景》,《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5期。

陈晓锦:《论海外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语文研究》2006年第3期。

丁邦新:《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何大安:《语言史研究中的层次问题》,载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音库》(光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荣:《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李荣:《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1989年第4期。

李荣:《方言存稿》,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李如龙:《略论东南亚华人语言的研究》,《学术研究》1997年第9期。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李如龙、邓享璋:《中古全浊声母字闽方言今读的历史层次》,载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李小凡:《汉语方言分区方法再认识》,《方言》2005年第4期。

李宇明:《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中国语文》2010年第4期。

李宇明:《多维关注中国语言规划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2日。

李宇明:《论语言生活的层级》,《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5期。

刘丹青:《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

刘坚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勋宁:《再论汉语北方话的分区》,《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罗杰瑞:《汉语概说》,张惠英译,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

潘悟云:《历史层次分析的目标与内容》,载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钱曾怡:《世纪之交汉语方言学的回顾与展望》,《方言》1998年第4期。

王福堂:《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的归属》,《方言》2001年第2期。

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载《语言学论丛》第27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

王洪君:《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载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王洪君:《层次与演变阶段——苏州话文白异读析层拟测三例》,载《语言暨语言学》2006年第7卷第1期。

王洪君:《文白杂配与析层拟测》,载《语言暨语言学》2006年专刊外编之六《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

王洪君:《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方言》2009年第3期。

王洪君:《层次与断阶——叠置式音变与扩散式音变的交叉与区别》,《中国语文》2010年第4期。

王洪君:《赵元任 〈现代吴语研究〉 对于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方言学国际高端论坛暨庆祝《方言》杂志创刊35周年学术讨论会(山东济南,2013年)论文。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的现状和愿景》,《暨南学报》2005年第5期。

詹伯慧:《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

詹伯慧:《汉语方言研究 30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张振兴:《重读 〈中国语言地图集〉》,《方言》1997年第4期。

张振兴:《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未来走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赵日新:《浅论语音属性与音变》,载李小凡、项梦冰主编《承泽堂方言论丛——王福堂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14年版。

郑张尚芳:《温州方言歌韵读音的分化和历史层次》,《语言研究》1983年第2期。

郑张尚芳:《吴语中官话层次分析的方言史价值》,载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