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191.31.198,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2019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

五 基督教与跨文化对话

来 源
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2019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1
摘 要
2009年以来,基督教历史文献、基督教哲学思想、圣经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这些基督教传统研究领域仍然是大陆学界基督教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些研究为该学科近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宗教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宗教生态论视域中的基督宗教、作为整体的中国基督教会建构、基督教中国化等问题相继受到学术界关注,产生了众多代表性的学术著作,这些研究为中国基督教的良性发展趋势及宗教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2016年)、王潇楠的《宗教学研究论著与文本解读:当代宗教研究、基督教研究专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年)、陈驯的《当代中国的基督教神学方法》(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年)等著作。
关键词

中国基督教

圣经

宗教文化

基督宗教

基督教

基督教两会

书店

宗教

基督教文化

神学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五 基督教与跨文化对话

字体:

在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融通研究方面,近年出版的专著主要有庄祖鲲的《说禅论道:基督教与儒、释、道之对话》(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杜小安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中华书局,2010年)、刘树森的《基督教在中国:比较研究视角下的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李志刚等人的《文明对话:儒学与基督教》(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龚道运的《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罗秉祥和谢文郁等主编的《耶儒对谈:问题在哪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吴义雄的《地方社会文化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特木勒的《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林滨的《儒家与基督教利他主义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杨克勤的《庄子与雅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马敏的《基督教与中西文化的融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张先清的《跨文化接触:基督教与近代中西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马深的《英格兰精神与基督教文化透视中华文明》(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齐宏伟的《启示与更新: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真诚的对话与沟通》(华夏出版社,2015年)、梁燕城的《儒、道、易与基督信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和《当基督遇到儒道佛:中国文化与基督信仰的对话》(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陆耀明的《基督教、儒家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李鹏的《上帝与祖先——东北汉人社会的基督教与亲属制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范正义的《众神喧哗中的十字架:基督教与福建民间信仰共处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此外,专门讨论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对比研究的著作包括一行禅师的《心的交会:佛陀与基督的生命教导》(海南出版社,2012年)、梁兆康的《耶稣也说禅》(译林出版社,2012年)、朱丽晓等的《佛教和基督教伦理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实践价值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张文木的《基督教佛教兴起对欧亚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刘义的《全球化公共宗教及世俗主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等。值得一提的是,游斌主编的比较经学系列著作堪称其中的代表作,它们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得以陆续出版。以上很多著作是由海外基督徒学者完成并在大陆出版的,其本身的宗教信仰,加之其传统文化的造诣,让这些研究具备学术深度的同时,亦具个体体验。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