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227.209.41,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2019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

六 国外萨满教研究译介

来 源
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2019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2
摘 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萨满教研究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萨满教学科基础建设、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研究领域的拓展、国际对话能力的加强、整体水平的提升等方面都体现着这种变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建树和贡献也体现了这一学科的发展趋势。其中, 《萨满教与传统艺术》一书选择了西方关于萨满教与艺术研究的20篇重要论文,内容包括世界各地各种类型的萨满教与音乐、舞蹈、美术等传统艺术的起源、发展、相互影响以及萨满教中的艺术因子、表现形式等,是目前了解西方萨满教与艺术研究的重要文集。已有的译文和译著所反映的国外萨满教研究情况不仅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对前沿问题也关注不足。
关键词

萨满教

学科

译文

学者

学术界

译著

田野

学术研究

民族学

研究成果

原始宗教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六 国外萨满教研究译介

字体:

我国学术界在翻译、介绍国外萨满教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创办的刊物《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即开始刊登国外蒙古族萨满教研究的译著和译文。道尔吉·班札洛夫的《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T.M.米海依洛夫的《布里亚特萨满教研究史》都被编入资料集中。为撰写《萨满教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组织翻译并作为内部资料编译了策·达赖《蒙古萨满教简史》(丁师浩译,1978年)、尼斡拉兹的《西伯利亚各民族之萨满教》(金启孮译,1978年)、阿·尹南的《萨满教今昔》(姚国民、曾宪英译,1979年)等萨满教著作。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组织翻译并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萨满教译文集《萨满教文化研究》第二辑[※注]

此外,公开或内部出版的译著有图齐、海西希著,耿昇译《西藏和蒙古的宗教》[※注];米哈伊·霍帕尔著,白杉译《图说萨满教世界》[※注];理查德·怀特利著,俞利军译《公司萨满》[※注];A.Ф.阿尼西莫夫著,于锦绣翻译,于静编校整理的《西伯利亚埃文克人的原始宗教 古代氏族宗教和萨满教 论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注];杰里米·纳尔贝、弗朗西斯·赫胥黎著,苑杰翻译的《穿越时光的萨满》[※注];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段满福翻译的《萨满教——古老的入迷术》[※注];迈克·哈纳著,达娃翻译的《萨满与另一个世界的相遇》[※注]等。

译文集有大间知笃三等著,辻雄二、色音编译的《北方民族与萨满文化》[※注];郭淑云、沈占春主编的《域外萨满学文集》[※注];郭淑云、王维波组织翻译并出版了译文集《萨满教与传统艺术》[※注]。发表的萨满教译文有近200篇,郑天星的《国外萨满教研究概况》等介绍性文章对国内学者了解国外萨满教研究情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萨满教与传统艺术》一书选择了西方关于萨满教与艺术研究的20篇重要论文,内容包括世界各地各种类型的萨满教与音乐、舞蹈、美术等传统艺术的起源、发展、相互影响以及萨满教中的艺术因子、表现形式等,是目前了解西方萨满教与艺术研究的重要文集。

与国内其他相关学科相比,国外研究译介工作还有很大差距,绝大部分国外萨满教理论研究、萨满教民族志书籍未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如对中国民族学、萨满教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苏联时期的萨满教民族志和理论研究著作,以及美国、韩国、日本、匈牙利、蒙古国等国家学者的学术成果,都只有零星的翻译和介绍,导致国内学术界不了解海外研究。已有的译文和译著所反映的国外萨满教研究情况不仅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对前沿问题也关注不足。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