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3.17.60.117,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2009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

三 出土简帛与墨家研究

来 源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2009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1
摘 要
经子之学是四部分类法中的两大类,为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60年来出土的简帛书籍,主要是这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对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经子之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近60年来的出土简帛主要是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献,如郭店楚简和上博藏简是战国时期的文献,睡虎地秦简、王家台秦简、银雀山汉简、阜阳汉简和马王堆帛书都是秦汉时期的重要资料。这些简帛资料对战国秦汉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极高价值,解决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表现。
关键词

出土简帛

汉简

分类法

法家思想

经学

竹简

儒家

马王堆帛书

孙子兵法

学术价值

古代哲学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三 出土简帛与墨家研究

字体:

在近60年来出土简帛中,与墨家有关的文献仅有一种,即1959年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号楚墓的一组竹简。该组竹简内容是一篇记载申徒狄和周公谈话的短文。50、60年代,研究者多主张此书为儒家文献。[※注]70年代,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最早发现其中保存字数最多的两篇简文与《太平御览》卷八二中一段《墨子》佚文“周公见申徒狄曰:贱人强气则罚至”的内容、语气如出一辙,但他们还是主张其内容与子思、孟轲的思想仿佛,是战国中期所流行的儒家思想。[※注]90年代,李学勤在此基础上对简文性质有进一步讨论,结合简文中还有一些明显是《墨子》特有的术语,如“贱人”、“尚贤”等,认为这组简文很可能是《墨子》佚篇。[※注]近年来,又有多位学者参与探讨,其中何琳仪同意简文是《墨子》佚文[※注],杨泽生则重新认定它属儒家作品。[※注]李零在基本赞同李学勤看法的基础上,主张简文虽与今本《墨子》的佚篇或佚文有关,但原来并不一定属于《墨子》,而很可能只是周公、申徒狄问对中的一种。所以他提出简文题篇当作《申徒狄》更为合适。[※注]相比而言,李零的说法最为合理,已为大多数学者接受和认可。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