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216.73.216.25,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国政治史研究0 > 文献详情

民国政治史研究

蒋介石与政权建设

来 源
民国政治史研究0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4
摘 要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特别是在“二次北伐”完成后,逐步加强政权建设。国民政府在政治体制方面实施变革,依据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宣布进入“训政时期”,制定《训政纲领》,颁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建构五院制的中央政治体制,对地方行政体制也开始进行改造。当然,从总体看,至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一系列建设工作,大多仍处在开端阶段。一些学者考察了商会与商民协会之间的矛盾,以及1930年前后南京国民政府整顿改组商会问题,探究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商会

司法

地方党部

以党治国

协会

党权

训政

制度

民众团体

政权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蒋介石与政权建设

字体:

金以林依据蒋介石日记,考察了蒋介石在第二次下野之后对于以往教训和治国之道的反思。蒋介石意识到,“无干部、无组织、无情报”是造成其失利的重要原因,而对知识界的忽视和教育界“仍操于反动者之手”也是无组织、无干部的后果。因此,在他重新掌权后,立即着手从这些方面进行加强,确定核心干部,建立力行社,并在钱昌照的协助下,与知名学者联络并听其作专业讲座,其阅读重点也多涉及政权建设方面。金以林的结论是,1932年是蒋介石从军事领袖向政治领袖转型的关键一年,他所关注的重点由此前的军队建设,转向政权建设。[※注]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