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216.73.216.129,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语言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2 > 文献详情

文学、语言学科前沿研究报告

西班牙语及拉丁美洲

来 源
文学、语言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2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5
摘 要
2010年,巴尔加斯·略萨( Mario Vargas Llosa , 1936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整个西班牙语文学界都受到极大鼓舞,余热一直延续至2011年,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文学创作和批评,热情都空前高涨。从近三年新出版的作品及各大文学奖项看,西班牙语小说继续呈现出集多种文学体裁于一身的杂糅现象,并且,回忆和历史小说占很大比重,侦探、悬疑等依旧是作家青睐的元素。阿尔法瓜拉(旺泉)长篇小说奖三年的获奖作品分别为:智利作家埃赫尔南·里韦拉·莱特列尔( Hernán Rivera Letelier )的《复活的艺术》 ,哥伦比亚作家胡安·加布列尔·巴斯克斯( Juan Gabriel Vásquez )的作品《东西坠落的声音》 。
关键词

拉美

拉丁美洲

西班牙语

文学创作

小说

概况

文学

外国文学

作品

作家

巴尔加斯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西班牙语及拉丁美洲

字体:

2010年,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整个西班牙语文学界都受到极大鼓舞,余热一直延续至2011年,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文学创作和批评,热情都空前高涨。但相对于前面两年的繁荣蓬勃,2012年,西班牙语文学可谓平稳发展。从近三年新出版的作品及各大文学奖项看,西班牙语小说继续呈现出集多种文学体裁于一身的杂糅现象,并且,回忆和历史小说占很大比重,侦探、悬疑等依旧是作家青睐的元素。塞万提斯文学奖依然颁给了德高望重的老作家,他们是:安娜·玛丽亚·马图特(Ana María Matute)、尼卡诺尔·帕拉(Nicanor Parra)和何塞·马努埃尔·卡瓦耶罗·伯纳尔德(JoséManuel Caballero Bonald)。女作家马图特以其“交织着强烈喜悦与痛苦的、富有生命力的情节”赢得了该奖。卡瓦耶罗·伯纳尔德出版了诗歌体自传《战争的间歇》(2012),以此向文学告别。

阿尔法瓜拉(旺泉)长篇小说奖三年的获奖作品分别为:智利作家埃赫尔南·里韦拉·莱特列尔(Hernán Rivera Letelier)的《复活的艺术》,哥伦比亚作家胡安·加布列尔·巴斯克斯(Juan Gabriel Vásquez)的作品《东西坠落的声音》,以及阿根廷作家莱奥波尔多·布里苏埃拉(Leopoldo Brizuela)的《同一个夜晚》(Una misma noche)。《复活的艺术》是个堂吉诃德式的讽刺故事,主人公自认为基督转世,历经艰辛寻找女使徒,并致力于宣传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另外两部作品则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反思当下。《东西坠落的声音》反思了毒品交易所造成的暴力和恐惧氛围对整整两代人的影响。《同一个夜晚》以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军事独裁时期为对照,反思当下更为残暴但更为隐蔽的权力暗流以及人们面对权力一如既往的恐惧和胆怯。行星奖的获奖作品分别为:爱德华多·门多萨(Eduardo Mendoza)的《猫斗》(Riña de gatos)、哈维尔·莫罗(Javier Moro)的《你就是帝国》(El imperio eres tú)和洛伦索·席尔瓦(Lorenzo Silva)的《子午线的标记》(La marca del meridiano)。在《猫斗》中,爱情、艺术、政治、外交、间谍等一个个现代社会的不同层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你就是帝国》讲述了19世纪领导巴西从葡萄牙统治下取得独立的巴西国王佩德罗一世的故事。作家叙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同时,穿插叙述了佩德罗一世的放荡情史,从多个角度展现出这位传奇人物的复杂人格。《子午线的标记》是侦探小说,作者试图揭开警察机构的腐败内幕,展现面对善恶抉择时人的内心斗争和道德考问。

老作家中,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凯尔特人的梦》(El sueño delcelta,2010)讲述了20世纪初英国外交官罗杰·凯斯门特爵士反对英国等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暴行,为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献出生命的故事。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版了杂文集《我并非为演讲而来》(2010),收录了22篇文章,包括演讲、发言等。卡洛斯·富恩特斯在《吸血鬼德古拉伯爵》(2010)中尝试了一个入时的吸血鬼题材,另外还出版了《卡罗琳娜·格劳故事集》(2010)和《拉丁美洲伟大的小说》(2011)。不久,富恩特斯就去世了(1928—2012)。而去世的老作家还有智利的罗伯特·波拉尼奥,阿根廷的埃尔内斯托·萨瓦托(1911—2011),智利诗人贡萨罗·罗哈斯(1917—2011)等。

体裁创新方面,有胡安·马尔塞(Juan Marsé)的《众星之间》(2011),这是马尔塞幻想出来的一部游戏式的电影,杜撰了现实之中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银幕上的电影明星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哈维埃尔·塞卡斯(Javier Cercas)的《边境法则》(2012)中元小说的成分明显:整部小说源自身为作家的主人公的一份笔记,重构了传奇人物萨尔科的故事。胡安·何塞·米亚斯(Juan JoséMillás)在自创的文学体裁上更进一步,出版了《文章故事全集》(2011),“文章故事”是记者出身的米亚斯的独创体裁,介于微型小说和报刊文章之间,看似新闻评论,却又是纯虚构的,被作家自己定义为“超现实主义的日常新闻报道”。同样在文体上不断探索的作家还有恩里克·维拉-马塔斯(Enrique Vila-Matas)。2011年,他结集出版了三个集子:《一种绝对美妙的人生》、《在一个孤独的地方》和《查特·贝克对其艺术的思考》,收录了杂文和短篇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革新的小说,一个博尔赫斯式的维拉-马塔斯。哥伦比亚作家马里奥·门多萨(Mario Mendoza)作品被称为“卑微现实主义”,描绘的是一个边缘的世界,是波哥大不为人知的一面。小说《启示录》(2011)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互文式的情节将其从第一部小说《门槛之城》(1992)起的十部作品串联成环形,作家本人称之为“波哥大十诫”。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