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关于中东政治人物研究
来 源
:
|
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70年0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1 | ||
摘 要
:
|
中国中东政治研究有着很强的时代烙印。扩展到政治主体研究(国家、政府、制度、公民、阶层或政党或利益集团)、政治行为研究(政治权力)、政治统治(管理)、政治参与(选举行为与投票)、政治发展研究(政治变革、政治稳定、政治民主化)和政治价值研究(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思潮、政治文化)等多个层次。在研究取向上,中国学者对于中东政治研究主题选择重视政治制度、政治合法性、政教关系、军政关系、族群关系、政治民主化、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美国对中东国家的民主改造、中东政治剧变、政治转型等重大问题的探讨。在有关热点问题的研究上,原创性仍显不足,对诸如政治组织、政治行为、政治机构、政治文化、政治腐败等方面涉猎较少。 | ||||||
关键词
:
|
政治 中东国家 政治思潮 政治发展 政党政治 中东 政治人物 海湾国家 政治体制 政治制度 变局 |
在线阅读
六 关于中东政治人物研究
字体:大中小
政治精英在中东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政治强人和“政治常青树”构成了国际政治独特的风景线。关于中东政治领袖的研究也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编《中东风云人物》(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介绍了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活跃在中东政坛的28位名人的生平经历、政治主张、个人爱好、奇闻逸事及其影响。赵增泉、林明扬、郑耀群的《白色君主巴列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评析了一代国王巴列维的经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的《阿拉伯新生代政治家》(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12个阿拉伯国家19位年轻一代政治家的情况,为人们了解这些国家的现实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时延春的《中东枭雄——见证历史:共和国大使讲述》、王京烈的《阿拉法特——头上顶着国土的总统》、杨曼苏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雷雨的《拉宾传》(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叶卫平的《巴解之父——阿拉法特》(中国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苏克的《一代枭雄——萨达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李爽的《海湾强人——萨达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李光斌的《萨达特:中东和平进程的先行者》(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肖月的《中东和平进程的领袖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王灵桂、李绍先的《中东怪杰》(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黄民兴的《佩雷斯:中东和平进程的推动者》(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刘顺的《铁腕恺撒:我眼中的沙龙》(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付春柱的《以色列王——沙龙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李学军的《沙漠枭雄萨达姆》(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等都是展现有关中东政治人物的成果,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注]与此同时,还翻译了一批有关中东政治人物的传记,这里就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70年来,中国中东政治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注重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同时吸收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范式上注重“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应用,据此开展对中东国家政治问题进行综合解析,并提出了许多学术创见,例如,中东现代权威主义具有双重性,世俗主义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阶段,等等。在研究主题的选择、学术水平及其规范性的提高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纵向发展看,我国中东政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谓成果丰硕,创新不断,呈现较为繁荣的局面。但是,从横向比较看,中国中东政治研究仍有许多不足,尚未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理论。重视宏观研究,轻视微观研究。重视地区大国研究,轻视小国研究。热衷于热点跟踪研究,疏于对影响政治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和全方位的探索。在有关热点问题的研究上,原创性仍显不足,对诸如政治组织、政治行为、政治机构、政治文化、政治腐败等方面涉猎较少。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