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关于中东战争与和平研究
来 源
:
|
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70年0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2 | ||
摘 要
:
|
中东国际关系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与国际格局和时代变化紧密相关。改革开放前,中国中东关系研究关注于中东民族解放运动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第三世界的崛起等。从20世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到90年代海湾危机,对中东研究的关注聚焦于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侧重于分析美苏争霸下的中东地区局势。冷战后,中东地区国际关系更加复杂,中国中东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关注中东地区格局的变化,大国与中东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聚焦于中东秩序的重塑、中东国际格局演变、不同国际关系行为体尤其是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中国和中东关系以及中国在中东的利益等。 | ||||||
关键词
:
|
世界知识 中东 伊斯兰国家 冷战 安全问题 大国 时事 关系史 战争 格局 中东政策 |
在线阅读
五 关于中东战争与和平研究
字体:大中小
1.关于中东地区战争研究
中东地区战乱不断,冲突频仍。关于中东战争的研究,李国兴、陈和丰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以战争为主线,并从政治、经济、民族、宗教以及帝国主义国家的相互竞争等方面分析了各次战争的原因及影响。田钟编的《战后中东四次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解力夫编著的《中东战争实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段钢的《“世界岛”上六日血战:第三次中东战争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肖显社的《喋血赎罪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李成钢的《大漠硝烟:第三次中东战争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苏继谦的《大漠残垣:中东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于江欣的《烽火十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都是中东战争史研究的成果。
1991年海湾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同样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刘靖华的《海湾风云纪实:石油危机与美伊冲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解力夫编著的《海湾战争实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从不同视角对海湾战争进行了剖析。殷罡主编的《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等对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进行了全面梳理。朱和海的《中东,为水而战:插图本2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版)指出水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进步。在共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域,沿岸国对水权益的争夺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边界纠纷、领土争端和教派分歧等紧紧纠缠在一起,变成了非传统安全因素,甚至威胁着政治稳定。
2.关于中东和平进程研究
如何结束战争,推进和平建设一直是中东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随着冷战的结束,中东和平进程展现新契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渐涌现出来。这方面代表作主要有徐向群、宫少明主编的《中东和谈史:1913—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和王新刚、王立红的《中东和平进程》(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集中探讨了中东问题的历史起源,冷战时期中东问题的曲折发展,冷战后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启动、全面突破与继续发展以及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因素、发展前景等诸多问题。
3.关于战后重建问题研究
与此同时,战后重建问题近年来备受学术界的重视。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刘月琴的《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问题》、汪波的《美国中东战略下的伊拉克战争与重建》《阿富汗后冲突时期的稳定与重建》和王金岩的《利比亚战后政治重建诸问题探究》等。其中,汪波的《美国中东战略下的伊拉克战争与重建》(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探讨了伊拉克战后政治重建的自由主义理论缺陷和在实践中遇到的挫折,并分析了伊拉克战争对地区关系的影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课题组的《阿富汗后冲突时期的稳定与重建》(时事出版社2015年版)分析影响阿富汗稳定与重建的内外部因素,探讨阿富汗重建中经济现状、国际援助和安全态势评估及其制约因素,并对中国推动阿富汗稳定和重建的作用进行评价。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