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考古遗产保护与研究
来 源
:
|
新中国历史学研究70年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12 | ||
摘 要
:
|
碳十四断代方法于1949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利比( W . F . Libby )提出,是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考古测年中精确度最高、应用最广的一种测年方法。C测年原理及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0年第2期。2013 — 2015年济南市考古所铁器的保护修复,发表论文《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器腐蚀初步分析研究》 《魏家庄遗址出土铁器的保护修复》 《魏家庄遗址出土铁质文物的脱盐处理研究》 ,出版专著《山东济南魏家庄墓地出土铁器的保护修复》 。与利用专题规划研究等。 | ||||||
关键词
:
|
考古研究 年代学 考古 考古学 石器 遗址 出土 实验室 修复 木炭 dna |
在线阅读
第八节 考古遗产保护与研究
字体:大中小
一 文物保护修复研究
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就包括两个方面,即,具体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复成果及相关科研论著。其中较为重要的成绩主要包括:2008年对安阳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发表论文《安阳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保护与修复》;2009年对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研究者发表论文《宋公栾簠的再次保护修复》;2009—2012年对四川大学博物馆馆藏瓷器的修复;2011年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藏青铜器的保护,发表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部分劣化青铜器现状调研及其应急保护》;2011—2012年,对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所藏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发表论文《高青陈庄遗址 M17、M18 出土青铜器腐蚀现象及产物分析》。该项目获第二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2013—2015年济南市考古所铁器的保护修复,发表论文《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器腐蚀初步分析研究》《魏家庄遗址出土铁器的保护修复》《魏家庄遗址出土铁质文物的脱盐处理研究》,出版专著《山东济南魏家庄墓地出土铁器的保护修复》。该项目获首届“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2014—2016年对“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M3 出土银器保护修复”;2016—2018年,对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出土铜器的保护修复工作。出土纺织品保护与修复是出土有机质文物保护工作的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纺织品保护部门完成的蔚县明代墓纺织品修复、江西省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服饰修复、河南睢县商丘明墓出土纺织品文物修复、靖安出土纺织品文物修复保护、南昌市江联小区明代合葬墓出土纺织品修复保护、上海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修复等项目是该领域中较为成功的案例。
二 实验室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实验室考古部成立于2007年,十数年来,在方法探索和技术实施等新理念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山西大河口西周墓葬、江苏大云山西汉墓葬、扬州隋炀帝夫人萧后墓葬、贵州南宋土司杨价夫妇墓葬、内蒙古呼伦贝尔“蒙古族源”谢尔塔拉与岗嘎墓葬、江西南昌“海昏侯”汉代墓园、河北行唐东周时期车马遗存、浙江衢江庙山尖西周墓葬、吉林珲春渤海国寺庙遗址等出土遗存的实验室考古项目,发表《出土脆弱木质遗存的整体提取与修复》《江西海昏侯墓园M5棺盖揭取与保护方法》《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木质遗存揭取方法与保护程序》《全新理念下海昏侯墓的考古——论海昏侯墓葬主棺箱体包装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法》《Brief report on the laboratory archaeology of the tomb M1 at Dahekou》等。
三 遗产理论、遗产政策及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
遗产理论研究、遗产政策研究及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自2009年以来完成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政策及实践项目,开展了多项较大规模的课题研究,多次承担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咨询工作,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国家基金研究课题。其中较为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2012至今的考古资源空间维系与价值挖掘研究、2015年“十三五”国家大遗址保护框架研究、2016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行评估导则》编制、2017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行状况评估研究、2009—2017年扬州蜀岗古城址保护与利用专题规划研究等。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