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3.149.249.140,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0 > 文献详情

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

第六节 面向未来的中国神话学

来 源
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0 \ 上编 民间文学
作 者
-
浏览次数
11
摘 要
-
关键词

神话

人文社会科学

理论方法

学科建设

新时代

成就

重大理论问题

前人

出土文物

民间文学

遗产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第六节 面向未来的中国神话学

字体:

综观70年来中国神话学的成就,既有“百年神话学”框架下对20世纪上半叶学术遗产的继承,又有21世纪中华文化复兴与“东学西渐”潮流中的神话学贡献。[※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神话研究进入“再度辉煌”的新时代,其成就在多方面超越前人。[※注]这些成就集中体现在对古代神话典籍和文物深入、系统、创新的研究,对中国多民族神话的调查与阐释,对神话学理论方法的拓展和建构,对当代社会神话生命力与创造性转化的探究与前瞻等。

当然,中国神话学经过70年的发展,也留下许多亟待深拓的课题,比如有学者指出的:古代神话对民族精神的表现和价值,以及这种神话精神对当代乃至未来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仍然阙如。[※注]再如学科建设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神话研究最为倚重的民间文学,在当代学科建设中几经波折,仍面临诸多困境。[※注]又如对神话存续现状的调查研究远远不够、对新出土文物的解读工作任重道远、同国际神话学同行的对话亟待加强等。这些问题也将是下一阶段中国神话学努力的方向。

但总的来说,中国神话研究在1949—2019年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神话学在多学科交叉、中西理论方法融汇、文明互鉴与比较、构建中华民族认同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示了中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骄人成绩。面向未来,中国神话学当积极拓展智能化社会中神话传承与流变的探索,积极推进古典神话精神资源助力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积极总结前人学术遗产并锐意创新,使神话学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高地。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