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新疆兵团屯垦研究
来 源
:
|
新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70年0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0 | ||
摘 要
:
|
- | ||||||
关键词
:
|
兵团 领导集体 兵团节庆文化 书卷 地区经济社会 老年人口比重 人口普查数据 中国少数民族 人口老龄化 兵团团场 兵团文化 |
在线阅读
第六节 新疆兵团屯垦研究
字体:大中小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学界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制度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学术成果也颇为丰富。已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方英楷的《新疆屯垦史》[※注],李福生等的《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注],李书卷的《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注],张安福的《历代新疆屯垦管理制度发展研究》等[※注]。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合作编辑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4)》[※注]一书,全面展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系统反映了党中央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曹前发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立发展》[※注],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创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治理和建设新疆中做出的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决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建设兵团对于发展、开发我国西部边疆,建设新疆,保持边疆的长治久安,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姚东、伍维模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老年人口分布研究》[※注],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指出兵团团场的人口年龄结构属于老年型,老年人口比重、老少比和老年抚养比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北疆团场比南疆和东疆团场高,人口老龄化对北疆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和养老保障的压力将不断增大,对兵团承担屯垦戍边及保障新疆长治久安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张彦、白关峰的《新疆兵团节庆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分析》[※注],指出新疆兵团是一个多地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空间。兵团节庆文化是兵团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兵团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兵团地处边疆,自然环境恶劣,然而兵团人对植物有着特殊的感情。竞技比赛始终是兵团节庆文化的重要事项。兵团节庆文化作为兵团屯垦戍边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自身的特征与内涵,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此外,刘贡南等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少数民族经济社会调查》[※注]是在对紫泥泉种羊场和一三三团七连、九连的传统社会组织、民族教育、婚姻与生育文化、社会保障、民族关系、民族经济、民族教育等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调研报告。
2013年以来,王延中主持的“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综合调查”项目,也对新疆建设兵团的一些地方开展了系列调查,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