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兴起
来 源
:
|
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1 | ||
摘 要
:
|
中国语音学研究肇始自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但蓬勃兴起的势头因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打断。其后,北京大学由罗常培领导文科研究所与“语音乐律实验室” ,提出用“实验以补听官之缺”之主张,致力于推进国语发音学向现代语音学转变,发表了诸如《音标的派别和国标音标的来源》。,以中国语音事实阐明语音学原理,至今仍是语音学最有价值的读本之一。另外,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南京成立,赵元任任语言组组长,确定以调查汉语方言和建立语音实验室为工作重点,把语音学的发展放在了重要地位。在国外学者频繁来访的同时,中国语音学界也通过派出进修人员和参加国际语音学会议,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交流。 | ||||||
关键词
:
|
语音学 语音 语言 北京大学 文科研究所 语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吴宗 赵元任 声学 语音实验 |
在线阅读
一 兴起
字体:大中小
中国语音学研究肇始自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但蓬勃兴起的势头因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打断。
1924年,留学法国的刘复(半农),采用浪纹计等先进设备完成实验,写成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法文),随后改写为《四声实验录》在国内出版,这是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实验语音学论著。1925年秋,刘半农携仪器设备回国,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建立“语音乐律实验室”。其后,北京大学由罗常培领导文科研究所与“语音乐律实验室”,提出用“实验以补听官之缺”之主张,致力于推进国语发音学向现代语音学转变,发表了诸如《音标的派别和国标音标的来源》(1937)、《语音学的功用》(1940)、《耶稣会士在音韵上的贡献》(1930)、《中国音韵学的外来影响》(1934)等系列文章。新中国成立以后,罗常培、王均编著的《普通语音学纲要》(1957),以中国语音事实阐明语音学原理,至今仍是语音学最有价值的读本之一。
同一时期,1927年,王力在法国完成了实验语音学博士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另外,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南京成立,赵元任任语言组组长,确定以调查汉语方言和建立语音实验室为工作重点,把语音学的发展放在了重要地位。1930年,赵元任创制了五度制标调法。1935年,建立语音实验室,吴宗济任助理,跟随赵元任进行语音学研究,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顿。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