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221.40.13,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文献详情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一 佛教史研究

来 源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9
摘 要
此时期的佛教研究现状主要是以汉传佛教研究为主,兼顾藏传佛教研究和南传佛教研究。这一阶段的汉传佛教研究主要以恢复为主,研究方向集中于对佛教历史、佛教思想、 《大藏经》等佛教文献、工具书、普及性读物等大方向研究。此时期,我国与世界佛教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开始起步,主要以汉传佛教为主,国内诸多著名汉传佛教研究学者先后赴日本和欧美等国进行讲学与合作研究,为日后中国佛教研究与世界佛教研究接轨奠定了基础。此时期的汉传佛教研究,一方面是老一辈佛教研究学者,如任继愈、吕澂 、郭朋等继续发挥了巨大的学术科研实力,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版、再版,其中不少成果成为新时期佛教研究的必读经典著作。
关键词

佛教

佛教研究

中国佛教

中华书局

出版

佛教文献

任继愈

汉传佛教

佛教思想

佛学

大藏经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一 佛教史研究

字体:

佛教历史研究历来是汉传佛教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以后也一直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改革开放至今,相较于其他汉传佛教研究领域,佛教历史研究方面首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断代史、通史、宗派史等多个方面发表了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1979年,吕澂先生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和《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两部书出版,这是根据吕澂在20世纪60年代初,受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委托,举办的佛学研究班的讲稿整理而成,代表了他中年以后的成熟观点,是大陆佛学通史的代表著作。两书篇幅虽然不长,但内容精深丰富,对中印佛教史上各学派与宗派的思想特征、学术渊源与流变作了细致的辨析。

此时期隋唐佛教断代史研究是一大热点,多位学者出版了专著,其中有郭朋撰写的《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79年版),范文澜撰写的《唐代佛教(附: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等。1982年,由汤一介整理的汤用彤20世纪30年代的授课讲义《隋唐佛教史稿》在中华书局出版。该书虽然是未完稿本,但凝聚了作者对隋唐佛教的诸多思考,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应该说,这些著作成为新时期佛教史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为后来的佛教研究树立了典范。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汤用彤撰写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为代表,我国的佛教史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1949年以后还缺少一部上下通贯的通史性著作。1981年,任继愈主编,杜继文、杨曾文等人执笔的《中国佛教史》作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佛教史研究项目开始启动,该书拟写8卷,1981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3卷(共计136万字),内容包括了从佛教初传中土到南北朝佛教。该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用历史说明宗教,而不是用宗教说明历史的科研方针,无论在资料的考订使用方面,还是观点的论证阐述方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可惜的是,计划中的后面5卷(隋、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一直没有面世,“通史”实际上也就变成了“断代史”。

郭朋于1935年在北平广济寺弘慈佛学院出家,1941年就读于太虚法师创办的汉藏教理院,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48年进入华北革命大学学习,之后又入平山党校学习,1949年入党,1952年参与筹备中国佛教协会。20世纪80年代,郭朋以个人之力,在没有助手协助的情况下撰写了《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版)、《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79年版)、《宋元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明清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等系列专著,其后又将上述几本著作修订汇总成为三卷本《中国佛教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出版。该书努力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佛教进行研究分析,在国内外佛教研究学术界都有较大的影响。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