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3.14.249.46,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文献详情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二 域外佛教史研究

来 源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16
摘 要
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汉传佛教研究整体上处在研究的恢复阶段,尤其是在研究领域开拓以及培养人才方面。整体而言,此阶段我国的汉传佛教研究,无论是科研队伍,还是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都开始走向了成熟和繁荣,各科研团队虽在研究兴趣、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乃至师承学风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我国汉传佛教研究至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学派。蔡鸿生的《清初岭南佛门事略》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佛学研究的普及,以及新时代综合性佛教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佛教

中国佛教

禅宗

佛教研究

汉传佛教

印度

佛教文化

研究成果

出版

宗教文化

大乘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二 域外佛教史研究

字体:

中国佛教史研究历来局限于中国佛教领域,而在中国佛教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隋唐及唐以前,又以显教研究为主。另外,把中国佛教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较多,注目区域性佛教研究的较少。此时期,除了以上中国佛教史研究成果外,在与汉传佛教研究相关联的印度佛教史、日本佛教史、韩国佛教史等诸多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开创了先河。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印度佛教是中国佛教之源,而日本、朝鲜等国的佛教是在中国佛教的影响下产生与发展的,但以往我国对印度佛教的研究较为薄弱。吕澂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与印顺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力图改变这一局面。这两本书,前者原为讲义,偏重于论述作者的研究心得;后者则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印度佛教思想的全貌。印度佛教是在与印度其他各宗教哲学派别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从这个角度讲,不了解印度哲学就无法真正了解印度佛教。黄心川的《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全面地论述了印度哲学,包括印度佛教哲学,成为佛教研究者必备的基本参考书。李志夫的《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则是中印佛教比较的第一部重要的研究专著。

杨曾文撰写的《日本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是中国第一部日本佛教通史专著,作者结合日本社会历史背景对佛教在日本的初传、民族化过程及其对日本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做了系统的考察,为我国学者了解日本佛教、日本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高洪撰写的《日本当代佛教与政治》(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以论述现代日本佛教及其由传统佛教派生的新兴宗教为重点,考察了佛教同日本社会政治事务的种种关联形态,试图通过剖析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当代日本佛教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何劲松撰写的《韩国佛教史》(上、下卷)(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主要记述了韩国自4世纪直至近代以来佛教的传入、传播、演变和发展过程,详加论述了韩国各个时期佛教的消长、教派的兴衰以及其与政治的关系。

除了以上著作以外,还有杨曾文主编的《日本近现代佛教史》,陈景富的《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黄有富、陈景富的《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以及黄心川关于中朝佛教的一系列论文,对日本佛教、朝鲜佛教、中朝佛教往来等也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