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汉传佛教宗派研究
来 源
: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14 | ||
摘 要
:
|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政通人和,国家在文化事业上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中国经济的腾飞,为此时期的汉传佛教研究顺利发展提供了支持,研究也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一辈佛教学者的奠基,此时期的佛教研究更进一步深入拓展,在我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研究趋势,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并肩发展的同时,还是以汉传佛教研究为主,藏传佛教研究作为后起之秀,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 | ||||||
关键词
:
|
佛教 中国佛教 唯识 佛教文献 佛教研究 研究成果 禅宗 净土宗 宗教文化 汉传佛教 佛教宗派 |
在线阅读
三 汉传佛教宗派研究
字体:大中小
进入21世纪以后,汉传佛教研究势必会更进一步细化,汉传佛教宗派研究方面细化程度逐年提高的同时,在通史性著作以及研究深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相对而言,此时期的汉传佛教宗派研究除了禅宗研究仍然占据主流以外,其他教派研究也得到了充分的均衡发展。
禅宗研究方面,杨曾文撰写的《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对中国佛教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禅宗在唐五代时期的成立和迅速兴起的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论述。龚隽的《禅史钩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论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禅学界的禅史写作匮乏无趣和研究方法陈旧,援引当代西方禅学研究的观点,展开了新的讨论。龚隽、陈继东合著的《中国禅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分别对中、日、英三大语系禅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讯。杨文斌的《一心与圆教——永明延寿思想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版)以永明延寿的佛学主旨为研究对象,以《宗镜录》所立“一心”范畴为考察基点,系统辨析了延寿佛学的核心精神和理论特征。吴言生的“禅学三书”——《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禅宗思想渊源》(中华书局2001年版),分别从宗教、哲学、文学等角度将禅宗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徐文明的《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选取自后汉以来传入中土的几部最重要的禅经,对其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分析。

唯识宗研究方面,通史性的著作有杨维中撰写的《中国唯识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系统考察了中国唯识宗的兴起、发展和衰微的历程,展现了唯识宗由学派到宗派,再到唯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并揭示了唯识宗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关系;黄心川主编的《玄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和《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是两部论文集,汇集了国内外100多篇研究玄奘与唯识宗的学术论文。另外,还有周贵华的《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和《唯心与了别——根本唯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净土宗研究方面,陈扬炯的《中国净土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作为净土宗研究的通史性著作,详细叙述了净土信仰、弥陀信仰发展而为净土宗的历史进程;魏磊(释大安)的《净土宗教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从历史渊源与理论践行两个层面,对净土宗教理史迹、净土宗的理论框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净业修持的方法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吴信如的《净土奥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版),将顾净缘的净土五经述要和净土演坛编著成书,基本上综合了净土五经的要义,对净土宗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三论宗研究方面,董群撰写的《中国三论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是第一部三论宗通史性著作,全书分九章,系统地考察了三论宗的兴盛与沉寂历程;李勇的《三论宗佛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以三论宗创始人嘉祥吉藏的著述为中心,对三论宗佛学思想的基本框架、佛性等思想的形成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律宗研究方面,王建光撰写的《中国律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是国内第一部律宗通史性著作,详述了律宗在唐代直至中华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对律学和律宗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
三阶教研究方面,张总撰写的《中国三阶教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论述了中国三阶教的创立、发展、被禁,最后湮灭的史实。全书从历史梳理到思想分析,从修行实践到社会影响,对三阶教做了较好的研究,是三阶教研究方面的“开荒之作”,填补了此时期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