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218.54.80,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文献详情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五 宗派研究

来 源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6
摘 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科研工作全面恢复,科研人员和资料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藏传佛教研究也得以顺利展开。这些研究机构和期刊的成立与创办为藏传佛教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尤其在人力、资金和成果发表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使藏传佛教研究进入全面的发展轨道,科研成果纷纷问世。可以说,在这一时期,藏传佛教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藏传佛教的制度、僧侣、宗派、密宗以及寺院等主题,同时也涉及藏传佛教的典籍、历史、教义、哲学、仪轨、艺术、寺院经济、宗教现状等内容,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这些资料的整理和翻译不仅为藏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依据,而且促进了藏传佛教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密宗

寺院

西藏

吐蕃

佛教

民族

研究成果

制度

活佛

僧侣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五 宗派研究

字体:

在宗派研究的成果上,主要有李冀诚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在国外的传播》(载《世界宗教资料》1988年第3 期);释迦仁钦德著,汤池安译的《雅隆尊者教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阿旺·贡嘎索南著,陈庆英、高禾福、周润年译注的《萨迦世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蒲文成、拉毛扎西的《觉囊派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李冀诚、许德存的《西藏佛教诸派宗义》(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刘立千的《藏传佛教噶举派》(载《中国藏学》1995年第4期);许德存的《宁玛派三根九乘的判教理论》(载《西藏研究》1996年第4期)。这些成果大多系统研究了主要教派的教义、传承等内容,同时加强了对藏传佛教宗派的国外传播,以及对一些相对较小教派的研究。研究的拓展,对于我们全面了解藏传佛教宗派具有极大启迪意义。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