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印度佛教文献与语文研究
来 源
: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19 | ||
摘 要
:
|
研究所、学会、杂志的成立与创办为中国后来的印度佛教研究提供了人才、组织与平台保障,很快就促使国内的印度佛教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此期间,季羨林、金克木、黄心川等人成为从事印度佛教的领军人物,各自取得许多开创性的成果,同时也共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在印度佛教历史、哲学、语言文化,以及印度佛教的跨文化传播与比较诸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与突破。高华和黄超在《从印度古代文化看早期汉译佛经中妇女观和禁欲观的变异— —兼论中国早期菩萨像男性化的原因》 [ ※注]中提出,中国早期佛像全是男性形象这一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印度佛教的妇女观和禁欲观改造的结果。 | ||||||
关键词
:
|
佛教 印度 印度佛教 宗教 因明 哲学 佛教哲学 印度教 南亚 婆罗门教 佛学 |
在线阅读
三 印度佛教文献与语文研究
字体:大中小
《大唐西域记》系唐代高僧玄奘在弟子辩机辅助下,根据自己在印度的游学经历,所编撰的一部印度求法实录,该书记述了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是继晋代法显之后又一取经游记巨著。书中除生动描述了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印度雁塔传说、那烂陀学府,以及诸如佛祖成道、佛陀涅槃等无数佛陀圣迹外,还有很多佛教传说故事。内容全面系统,翔实生动,先后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广为传播,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佛教历史及交通史、民族史的珍贵资料。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季羨林等人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研究印度宗教尤其是印度佛教、中印文化交流史的扛鼎之作。该书由季羨林等人分工完成,其中范祥雍负责全书的标点、校勘工作,朱杰勤、张毅、蒋忠新和王邦维负责其中的印度部分,杨廷福负责原书的序言、佛教名词及词语部分的注释工作,全书的梵文本对勘由蒋忠新负责,季羨林负责定稿和前言。该书出版后,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印度佛教的必备工具书。
在季羨林指导下,参与《大唐西域记校注》的王邦维先后完成对唐高僧义净所撰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华书局1988年版)与《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华书局1995年版)的校注工作。这两本书同样成为研究印度佛教的重要参考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推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述义净时代中土僧人赴印度求法者的籍贯乡里、西行所经的路线和在各国学习佛法等情况。文虽简短,却保存了当时许多印度佛教的重要史料。《南海寄归内法传》系义净由印度归国途中在南海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停留时,依据说一切有部所传撰成。书中详细介绍了印度及其所历南亚诸国所行佛教仪轨40条,为研究南亚次大陆历史、地理和佛教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是王邦维在季羨林指导下攻读硕士与博士的学位论文,分别由中华书局于1988年、1995年出版。以此二书的校注为基础,王邦维又完成了一系列研究印度佛教历史与宗派的学术论文,诸如《论义净时代的印度佛教寺院》[※注]《部派、大乘和小乘》[※注]《略论古代印度佛教的部派和大小乘问题》[※注]《跋梵文贝叶经说出世部比丘律Abhisamacarika》[※注]《释迦牟尼时代以后的提婆达多派》[※注] 等,堪为此时期印度佛教研究的代表性成果,颇多孤鸣先发之见。
季羡林在这一时期就原始佛教的历史和语言问题,发表了诸多精彩的见解,如《商人与佛教》《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等,这些文章在之后大多被收录在《印度古代语言论集》[※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注]和《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注] 中。与季羡林同时期的金克木也是著名的翻译家,精通梵文、巴利文、印度语等多种语言,著有《梵语文学史》[※注]和《梵佛探:梵竺庐集(丙)》[※注] 二书,前者对吠陀时代、史诗时代和古典时代重要的文献作品进行全面的阐释,后者则是一本收录了金克木关于印度文化、梵文文献、语言、思想研究的论文合集,佛教梵语与文学是两部著作探讨的重要内容。季羨林与金克木的论著都是基于梵、巴原始文献的解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与可信度,其研究路径与范式影响对其弟子有深刻影响,蒋忠新、郭良鋆、葛维钧、王邦维等人都在这一时期完成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蒋忠新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首屈一指的梵语古抄本辨读考释专家,他先后读出和转写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旅顺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处所藏的多种梵文《妙法莲华经》和其他佛典抄本。他的《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藏梵文〈妙法莲华经〉写本:拉丁字母转写本》于198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国内外梵文学界的广泛赞扬和重视。季羡林先生赞誉这部转写本“具有在国际学术界扬国威的意义”;1997年,他又整理出版《旅顺博物馆藏梵文法华经残片影印版及罗马字版》,由旅顺博物馆与日本创价学会联合刊出。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