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主要研究专著和发表文章
来 源
: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12 | ||
摘 要
:
|
1979 — 1989年的儒教研究,基本上针对任继愈提出的“儒教是教”问题进行争论。参与讨论者多是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儒教是宗教”问题进行分析批判,为嗣后儒教问题的大规模讨论,奠定了理论起点。他发表的文章主要有: 《论儒教的形成》 (载《中国社会科学》 1980年第1期) 、 《儒家与儒教》 (载《中国哲学》 1980年第3辑) 、 《朱熹与宗教》 (载《中国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 | ||||||
关键词
:
|
儒教 宗教 儒学 儒家 理学 任继愈 哲学研究 孔子 天地君亲师 朱熹 学报 |
在线阅读
二 主要研究专著和发表文章
字体:大中小
在提出“儒教是教”问题后的十年时间里,任继愈陆续发表了系列文章,详细论证了儒教宗教论的思想。他发表的文章主要有:《论儒教的形成》(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儒家与儒教》(载《中国哲学》1980年第3辑)、《朱熹与宗教》(载《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儒教的再评价》(载《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等。
这一时期的主要文章有:李国权、何克让的《儒教质疑》(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7期),张岱年的《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10 期),冯友兰的《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载《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 期),崔大华的《“儒教”辨——与任继愈同志商榷》(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6期),林金水的《儒教不是宗教——试论利玛窦对儒教的看法》(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李锦全的《是吸收宗教的哲理,还是儒学的宗教化》(载《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朱春的《儒教是社会化、世俗化的特殊宗教》(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6 期),胡孚琛的《清理封建文化让儒教早日消亡——任继愈教授答问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年第10期),周黎民、皮庆侯的《儒学非宗教论——与任继愈先生商榷》(载《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7期)。
比较研究的文章有:尹文成的《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载《东北师大学报》1981年第8期)、唐建的《中国儒教和日本大化革新》[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跨学科研究的文章主要有:李德尧的《论〈祝福〉对儒教的批判》(载《鲁迅研究》1984年第3 期);异域文化视角的研究主要有:宋奈雷、钱明德、金计初的《犹太人的同化:中国犹太人之例》(载《民族译丛》1979年第6期)。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