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216.73.216.13,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文献详情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一 打破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学术概念

来 源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8
摘 要
马西沙指出:所谓道教,尤其是“所谓正一派,其多数支派的存在状态实即民间宗教的存在状态” 。在研究道教与民间宗教时,应该充分关注二者的“教法”问题,法术仪式是道教与民间宗教的核心,研究道教、民间宗教应该“注意教派与教法两者之异同,以教派与教法相配合,教派无法打通透,则以教法继之。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就把民间宗教收录其中。侯冲教授在《早期宝卷并非白莲教经卷— —以〈五部六册〉征引宝卷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指出,在民间宗教研究视角、文学研究视角无助于宝卷研究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将宝卷与变文、科仪等仪式文本一样放在斋供仪式的背景下研究,可能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视角。
关键词

民间宗教

道教

宝卷

学术

仪式

民间

教派

经典

大乘

宗教

教法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一 打破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学术概念

字体:

马西沙指出:所谓道教,尤其是“所谓正一派,其多数支派的存在状态实即民间宗教的存在状态”。在研究道教与民间宗教时,应该充分关注二者的“教法”问题,法术仪式是道教与民间宗教的核心,研究道教、民间宗教应该“注意教派与教法两者之异同,以教派与教法相配合,教派无法打通透,则以教法继之。这才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注]。金泽把正统宗教、民间宗教、民间信仰、民间习俗分为四个层次,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一个聚与散的关系,[※注] 这四个层面内容互相影响,构成信仰实际的存在方式。正统宗教因其比较固定的教义、经典、仪式而形成较为稳固的存在方式,但正统宗教的思想文化资源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中会发生各种变异,或被借用,或互相交融,形成新的宗教存在形式,如宋以后,道教把大量地方神灵吸收到自己的神谱中,罗祖教、三一教都吸收了道教的修炼方式[※注]。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就把民间宗教收录其中。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