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基督教研究相关的文章和译文
来 源
: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7 | ||
摘 要
:
|
基督教来华时间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此后因各种原因被中断三次。由于基督教与西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党和政府着力对天主教和基督教进行的工作就是使之切断和外国势力的联系,反帝爱国成为社会和教会内有识之士对基督教研究的主旋律。当时中国没有专门从事基督教研究的机构,与基督教相关的文章主要由研究历史或哲学的学者或相关的教牧人员、教会工作人员和神学院校的教师撰写。随着1978年以来中国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基督教研究在当代中国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走向,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评述。 | ||||||
关键词
:
|
基督教 宗教 天主教 译著 帝国主义 专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者 中国基督教 世界宗教 译文 |
在线阅读
二 基督教研究相关的文章和译文
字体:大中小
这一时期与基督教相关的研究主要是以文章或译文形式出现的,这些文章或译文除了刊登在仅有的几种教会期刊上外,大多刊登在社会上的报纸杂志上。它们可分为如下几类。
1.有关宗教、神哲学、理论探讨性的文章和译文。如赵紫宸的《漫谈神学》(载《基督教丛刊暨真理与生命合刊》1949年第3期),吴耀宗的《基督教与新时代》(载《基督教丛刊暨真理与生命合刊》1950年第1期),陈泽民的《中国教会神学的任务》(载《金陵神学志》1956年第5—6期)等。
2.对海外基督教的研究。这些文章和译文主要是从历史研究、现状研究两个层面进行,且研究成果涉及内容广泛。相关学者对于基督教兴起及其早期发展的理论大多来自恩格斯的分析,认为早期基督教是罗马帝国下层民众的运动,该教之所以能从犹太教中分化出来并逐渐得到发展,与当时罗马帝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分不开。对于中世纪的天主教,这一时期的学者几乎众口一词,均持否定态度,把它视为黑暗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对梵蒂冈掌控的天主教和美国掌握的新教都持揭露的目的,把它们与帝国主义侵略直接相连。对苏联宗教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并无贬义,只是作为一种知识性的介绍;但到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后,对他们的宗教也持批判态度。
3.对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文章和译文。相较其他研究而言,中国基督教史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章最多。这些文章比较集中的有:太平天国、来华传教士、反洋教运动、自立运动,此外还有涉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科技、医疗等方面的文章,另有一些较为零散的其他有关中国基督教史方面的研究。所有这些文章中最丰富的是对教案和反洋教运动的研究,这些文章对作为农民运动的太平天国和拜上帝会是持同情态度的,肯定了其革命性,认为洪秀全利用基督教发起农民起义,至于他本人是否是基督徒则有不同看法。在这些讨论中,学者比较一致的是都认为英美传教士对太平天国拜上帝会起了破坏作用,他们是导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在这个时期,研究者偏向研究教案类反洋教运动以及与此相关的自立运动、基督教革新运动等,因为它们与“三自爱国运动”有直接的关系。对中国基督教的研究,还涉及基督教在华的文教、科技、医疗、出版事业,在此不一一赘述。
除上述较为集中的题目外,还有一些史料性的研究。这些文章涵盖面较广,比较分散,时间跨度从唐至近现代,教派包括景教、天主教和新教,内容上大到从整体上看中国基督宗教历史,小到讲述一个村的堂史。由于太分散,难以归类,故把这些文章都集中放在此类。相关的文章和译文包括《唐元时代及东亚之基督徒》[※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注]《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天主教》[※注]《天主教在山西之创始及其发展》[※注] 等。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