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圣经研究
来 源
: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7 | ||
摘 要
:
|
自1978年中国步入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阶段至1989年的十年间,中国大陆学界的基督教研究,一改之前局限于政治层面思考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局面,呈现出全新的学术走向。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的研究是我国基督教学术界奠定基础、找准方向、确立进路的关键十年,开始初步建立起基督教研究的学科体系,并形成了教会历史研究、基督教哲学思想研究、圣经研究、中国基督教研究、文化及文献研究等基本研究分支,形成了基督教学术研究的初步框架。 | ||||||
关键词
:
|
基督教 圣经 中国基督教 改革开放 学术界 著作 中华书局 教会 宗教 神学 通史 |
在线阅读
三 圣经研究
字体:大中小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圣经研究始于其哲学、文学、历史范围及其经典诠释意义上的研究,尤以圣经文学为重点。1979年起,中国基督教界新教学者在丁光训的倡导下曾由王神荫、陈泽民和骆振芳等人负责对“官话和合本”《圣经》的《旧约·诗篇》和《新约》部分进行修订,先后由中国基督教会发行《诗篇》《四福音书》《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的修订稿,但整部《圣经》的修订还没能完成。
改革开放初期涉及《圣经》出版的主要是一些“圣经故事”的编辑和对“圣经诗歌”的初探,其中“故事”类包括张久宣编的《圣经故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科西多夫斯基著,张会森等译的《圣经故事集》(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朱维之主编的《圣经文学故事选》(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而“诗歌”类则有梁工编译的《圣经诗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孙小平编译的《圣经抒情诗选》(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此外,与《圣经》研究相关联的,则是一批“耶稣传记”的重印、新译和编辑出版,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施特劳斯著,吴永泉译的《耶稣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凯斯顿著,赵振权等译的《耶稣在印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和赵紫宸的《耶稣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等。较早的圣经研究从对“圣经文学”的探讨切入,并形成一种较为持续的发展;随之则有各种“圣经词典”“圣经导读”类著作出版。研究圣经文学及艺术的著作包括:莱肯著,徐钟等译的《圣经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朱韵彬的《圣经文学通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朱维之的《圣经文学十二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圣经词典编纂方面,该时期有关著作包括代彭康等主编的《圣经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与白云晓编译的《圣经新约人名词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圣经导读类的著作和译作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相继问世,相关著译包括马小军、罗林平译的《神迹,智慧,箴言:耶稣言行录》(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杨慧林等主编的《圣经新语》(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89年版)。
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的圣经研究处于该领域的初期阶段,面向的读者明显是普通的基督教文学爱好者和基督徒信众,为未来圣经解释学、圣经语文学等研究领域的开拓奠定了初步的学术与读者基础。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