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216.73.216.211,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文献详情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二 基督教神学、哲学思想研究

来 源
新中国宗教学研究70年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10
摘 要
跨入21世纪,迈进新千年的中国基督教研究学界,在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年间的学科建构、史料梳理、学术翻译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下,进入了一个研究深化、分支细化、重基础研究且兼顾实证研究的新阶段,成果累累、新意迭出,高水平学术著述频出。在当代世界基督教研究领域中,中国基督教研究中的学术旨归与宗教学方法论进路乃异军突起,开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研究局面。正是经过21世纪开端十年基督教“中国化”理念的初步探讨与实践,在接下来的十年间,基督教“中国化”乃至宗教“中国化”的理论才能初具规模、初成系统,成为新时期宗教研究学界的时代主旋律。
关键词

基督教

神学

中国基督教

宗教文化

学术

圣经

宗教

汉语

中国化

基督教文化

教会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二 基督教神学、哲学思想研究

字体:

基督教神学、哲学研究在21世纪的中国学界依然是一派繁荣的发展之势。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组织、道风书社出版的“历代基督教思想学术文库”在21世纪继续推出大量译著,随着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这种学术活动及其翻译出版已更为直接和便捷。其中,“古代系列”包括奥古斯丁著,王晓朝译的《上帝之城》(上中下册);奥古斯丁著,周伟驰译的《论原罪与恩典,驳佩拉纠派》等。在“现代系列”中有朋霍费尔著,胡其鼎译的《伦理学》;蒂利希著,尹大贻译《基督教思想史》;朋霍费尔著,王彤、朱雁冰泽的《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莫尔特曼著,曾念粤译的《来临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终末论》;莫尔特曼著,曾念粤译的《盼望神学——基督教终末论的基础与意涵》;莫尔特曼著,周伟驰译的《三一与上帝国——论上帝的教义》等。在“研究系列”中有帕利坎著,翁绍军译的《基督教传统——大公传统的形成》;费奥伦查著,刘锋译的《基础神学——耶稣与教会》;约纳斯著,张新樟译的《诺斯替宗教:异乡神的信息与基督教的开端》等。

另有不少著译作品相继出版,包括段琦等的《基督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伯克富著,赵中辉译的《基督教教义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许志伟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冈察雷斯著,陈泽民等译的《基督教思想史》(金陵协和神学院2002年版);张庆熊的《基督教神学范畴——历史的和文化比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奥尔森著,吴瑞诚、徐成德译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张宪的《启示的理性:欧洲哲学与基督宗教思想》(巴蜀书社2006年版);弗格森著,刘光耀译的《宇宙与创造主:创造神学引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等。

在基督教思想史研究领域,关于早期神学思想的研究成果有:章雪富的《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逻各斯基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王晓朝主编的《信仰与理性:古代基督教教父思想家评传》(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周伟驰的《记忆与光照——奥古斯丁神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章雪富的《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奥利金其人及神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周伟驰的《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新樟的《“诺斯”与拯救——古代诺斯替主义的神话哲学与精神修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奥古斯丁著,周伟驰译的《论三位一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王晓朝的《希腊哲学简史——从荷马到奥古斯丁》(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等。

研究中世纪神哲学的译著、专著包括:吉尔比著,王路译的《经院辩证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安瑟伦著,涂世华译的《安瑟伦著作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刘素民的《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翟志宏的《阿奎那自然神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经院哲学”的体系上,且中世纪欧洲曾涌现出大批基督教哲学家、神学家,并留下了大量学术著作。因此,中国宗教学对中世纪神哲学的研究,与中国哲学界对西欧中世纪哲学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联和内容上的叠合。

这一阶段,在近现代基督教思想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也极为丰硕,关于路德、帕斯卡尔、克尔凯戈尔、巴特、朋霍费尔、莫尔特曼等近现代重要基督教思想家的研究成果丰富,代表性著译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的《马丁·路德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路德文集编委会编的《路德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朋霍费尔著,安希孟译的《作门徒的代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朋霍费尔著,朱雁冰、王彤译的《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莫尔特曼著,曾念粤译的《俗世中的上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莫尔特曼著,曾念粤译的《来临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终末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曹静的《一种生态时代的世界观——莫尔特曼与科布生态神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

研究当代新教福音派神学思潮的著译,有董江阳的《“好消息”里的“更新”:现代基督教福音派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麦格拉斯著,董江阳译的《福音派与基督教的未来》(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马斯登著,宋继杰译的《认识美国基要派与福音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麦格夫著,董江阳译的《基督教的未来》(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等。

关于当代天主教思想家的研究成果如下:汉斯·昆著,张庆熊主译的《世界伦理新探》(香港道风书社2001年版);汉斯·昆著的《上帝存在吗?近代以来上帝问题之回答》(香港道风书社2003年版);拉辛格著,静也译的《基督教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巴尔塔萨著,曹卫东等译的《神学美学导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宋旭红的《巴尔塔萨神学美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等。

这一阶段对现当代东正教思想的研究亦有大量专著与译著问世,尤其是俄罗斯“白银时代”重要的神学家,如别尔嘉耶夫、索洛维约夫等人的作品也相继译出。相关研究专著有:张百春的《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俄罗斯东正教神学》(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徐凤林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相关译著包括: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的《论人的使命——博论伦理学体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别尔嘉耶夫著,董友译的《自由的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的《精神与实在——神人精神性基础》(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别尔嘉耶夫著,张雅平译的《历史的意义》(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的《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体验》(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索洛维约夫著,张百春译的《神人类讲座》(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索洛维约夫著,钱一鹏等译的《神权政治的历史和未来》(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徐凤林的《索洛维约夫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等。很明显,我国学界对俄罗斯宗教思想家的系统译介与研究,在当时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