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118.187.83,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 文献详情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二 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比较研究

来 源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5
摘 要
本节回顾和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十年( 1949 — 1979年)比较政治研究的奠基和起步,包括研究动机、思想框架、焦点问题、组织机构、学术资料等,探讨这些基础的深远影响。1961年《历史研究》杂志曾集中发表过介绍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的文章,介绍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研究,但是深入的专题研究仍然很少。民族解放运动研究与中国革命论述20世纪50—80年代的中国学者的民族解放运动研究,主要是围绕着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若干理论观点而展开的。某种意义上,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被放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帝反霸论述的范围之中,从而构建起第三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关键词

民族解放

亚非拉

战略思想

毛泽东

政治研究

政治

霸权主义

第三世界

影响

欧洲

西方资本主义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二 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比较研究

字体:

(一)民族解放运动研究

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主要包括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亚非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和20世纪60—9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等。对民族解放运动的研究带动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地区国别研究的进展,并为比较政治研究提供了素材。实际上,由于在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不仅学科建制被取消,而且绝大部分研究者与国外的政治学研究前沿隔绝,因此既缺少比较政治学理论也缺少相关的研究方法。所以,80年代以前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研究主要是历史学世界史专业的文献整理和史实研究,几乎没有比较政治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1961年《历史研究》杂志曾集中发表过介绍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的文章,介绍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研究,但是深入的专题研究仍然很少。[※注]

(二)民族解放运动研究与中国革命论述

20世纪50—80年代的中国学者的民族解放运动研究,主要是围绕着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若干理论观点而展开的。中国学者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民族理论,也从史料出发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例如陈郊、华岗对民族自决的研究和讨论。[※注] 同时,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些研究往往把民族解放运动和阶级斗争、反帝反霸联系起来,而对当时西方流行的民族主义理论如“想象的共同体”等缺少了解和借鉴。

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研究,反过来推动了中国革命论述的研究。某种意义上,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被放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帝反霸论述的范围之中,从而构建起第三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