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216.73.216.207,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与考古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2 > 文献详情

中国历史与考古学科前沿研究报告

二 学科建设状况

来 源
中国历史与考古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2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9
摘 要
由本室研究人员编著的《甲骨文合集》 、 《甲骨学一百年》 、 《甲骨文合集释文》 、 《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 、 《英国所藏甲骨》 、 《甲骨文合集补编》 、 《殷商历法研究》 、 《百年甲骨学论著目》 、 《。本室多次邀请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到本室访学或讲座,同时积极派研究人员赴他国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在充分吸收国外学术成果的同时,把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推介出去,展示了中国学者和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发展和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

甲骨

甲骨文

整理

出版

博物馆

殷商

殷墟

研究人员

学术

拓本

课题组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二 学科建设状况

字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组,成立于1954年,尹达、胡厚宣、李学勤、杨升南等学者先后担任负责职务,现主任为宋镇豪。

目前,本室共有研究人员12名。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后1人,博士8人,硕士2人。

本室团队完整,阵容强大,研究门类齐全,研究范围跨度大,涵盖时段长,包括史前、夏、商、西周、春秋各断代史及专题史。其中甲骨文殷商史研究是本室传统优势领域,是院重点学科,近几年来,在保持原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在文明与国家起源、夏史、西周史、金文与年代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明显进步。

本室自组建以来,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论文千余篇,在海内外有较好的影响,尤其是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一直为学界所瞩目。由本室研究人员编著的《甲骨文合集》、《甲骨学一百年》、《甲骨文合集释文》、《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英国所藏甲骨》、《甲骨文合集补编》、《殷商历法研究》、《百年甲骨学论著目》、《甲骨文献集成》等重要论著,极大推动了甲骨学殷商史的研究。本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学科优势,承担了《商代史》、《甲骨文合集三编》等重大课题。

本室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A类项目成果《商代史》,已于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商代史》11卷600余万字,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对商代社会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商代社会历史的基本轮廓,填补了历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促进先秦史研究向纵深发展,其将在较长时段内对相关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室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A类项目“甲骨文合集三编”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完成选片任务,课题进展按计划进行。

本课题不仅利用和整理本室原有拓本,还对本室所藏甲骨实物进行了彻底整理。由宋镇豪、赵鹏、马季凡编著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获清华大学李学勤中国史研究奖二等奖。

课题组除搜集整理本室所藏甲骨和传世拓本外,还在宋镇豪研究员的带领下,有计划进行搜寻、整理、出版甲骨实物或他处所藏拓本材料。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有:

第一,本学科成员墨拓、拍照了安阳民间收藏家张世放先生所藏甲骨,并进行辨伪、编次、释文,已著录出版,名为《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

第二,整理上海朱孔阳先生所藏甲骨拓本(《殷虚文字》与《甲骨文集锦》),与旧著录材料进行校重、对比、缀合,编辑为《云间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已出版。

第三,课题组与旅顺博物馆合作,完成旅顺博物馆所藏2000余片甲骨的整理工作,《旅顺博物馆藏甲骨文》将于近期出版。

第四,课题组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合作,完成对爱米塔什博物馆藏200多片甲骨文的整理,《爱米塔什博物馆藏甲骨》将于近期出版。

第五,课题组与重庆三峡博物馆合作,整理三峡博物馆藏甲骨文200余片,《重庆三峡博物馆藏甲骨文》将于近期出版。

同时课题组还与故宫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等单位有合作意向,对各单位所藏甲骨进行整理和刊布。

近年来,配合创新工程,本室一方面继续发挥原有的甲骨学殷商史研究方面的优势,加强甲骨文资料整理工作,设立由宋镇豪主持的“历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的整理与研究”课题,马季凡、赵鹏、孙亚冰、刘义峰等成员参加,对本室所藏多种珍贵甲骨文拓本进行细致整理。另一方面,拓宽先秦史领域的研究范围,设立由王震中主持的“中国早期区域文明与夏商周政治文化”课题,宫长为、刘源、徐义华等成员参加,研究上古时期文明与国家起源、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以及国家与社会的融合等问题。

本室个人课题研究也基本遵循保持优势和拓宽领域这一原则,在最近三年,取得了许多重要成绩。就各人主要工作而言,宋镇豪主持本室主要课题“甲骨文合集三编”,同时统筹各地所藏甲骨的排查与联合整理工作。马季凡主要整理本室所藏甲骨拓本,承担的“殷虚书契四编”、“尊六室藏甲骨拓本”等已经完成,即将出版。赵鹏承担的所重点课题“殷墟甲骨文人名与断代的初步研究”已经结项并出版,现正参加室藏甲骨拓本整理工作。孙亚冰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例研究”已完成,目前参加旅顺博物馆藏甲骨的整理工作。刘义峰承担的所重点项目“无名组卜辞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甲骨文分类与断代的主要标准”等已结项,现正进行本室所藏故宫甲骨拓本的整理。

王震中是国家与文明起源领域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发表论著多种,其提出的中国早期复合制国家理论[※注]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目前侧重早期区域文明研究,尤其关注先秦时期东夷文明的研究,同时关注国家起源的理论探讨。宫长为承担的“周礼官联研究”已经结项,继续先秦官制方面的研究。刘源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研究”已完成,继续对夏商周政治文化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徐义华承担的“商代神灵研究”已结项,现正对商、周分封制度和商、周社会变革进行研究。

王泽文承担的“西周春秋纪时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已经结项,在西周青铜器、年代学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任会斌承担的所重点课题“清华藏殷墟所出一坑卜骨研究”、“齐长城研究”都已经结项,成果将于近期出版,目前还承担“战国齐长城研究”、“清华大学藏甲骨研究”等项目。郜丽梅承担的所重点项目“夏代族邦研究”、青年启动基金项目“路史有关夏代史料辨析”已经完成,对夏史领域的其他研究将继续关注。张翀承担的所重点课题“西周金文笔顺研究”已经完成,另外出版《商周青铜豆整理与研究》[※注]一书,其论著主要集中于青铜器研究、先秦美术史领域。

本室研究人员继承本室一贯严谨的作风,著作受到学界的好评。继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和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分别获得首届、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之后,赵鹏《殷墟甲骨文人名与断代的初步研究》荣获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显示出本室研究人员在先秦史领域的优势地位。

在加强学术研究之外,本室还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主办有《甲骨学与殷商史》等刊物。同时,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与商史研究中心、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依托本室,为本室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甲骨文与殷商史》已经出版三辑,刊布了大量学界名宿和学术新秀的优秀论文,为学界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阵地,推动了研究前进。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筹备组织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甲骨学暨高青陈庄西周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先秦史学会也筹备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集结出版了《中华傅圣文化研究文集》、《全国首届商汤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学会的这些活动,都对学术发展和交流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推动了学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合,增强了学术的社会影响力。

在加强学术研究并推动国内学术交流的同时,本室注意加强对国外学术成果的吸收和与国外学者的交流。本室多次邀请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到本室访学或讲座,同时积极派研究人员赴他国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在充分吸收国外学术成果的同时,把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推介出去,展示了中国学者和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发展和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历史研究所 徐义华)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