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3.144.126.147,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与考古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2 > 文献详情

中国历史与考古学科前沿研究报告

国外的明史研究

来 源
中国历史与考古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2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8
摘 要
21世纪最初十年的明史研究,学术观点百花齐放、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研究领域不断拓展。2010 — 2012年的明史研究,继续保持这一势头。需要指出的是,微观化研究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多表现出寻找该问题的宏观坐标与意义的趋向,这种显微结合的视角,使微观研究逐渐突破“碎片化” 。在具体方法上,近年的明史研究,仍以唯物史观和传统实证方法为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一些新的或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也被运用和借鉴到明史研究中,如运用较多的有历史人类学、统计学、考古及田野调查等。这些对于明史研究的发展颇有意义,而且,在未来的一个时期,研究中多方法的采用,将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

明史

明史研究

整理

gdp

成果

社会变迁

出版

学者

赋役

研究方法

视野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国外的明史研究

字体:

中国明代史一直广受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多样的理论方法,研究阐释着明代的历史,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对明史研究的深化颇有裨益。

日本的明史研究领域广泛,近年来在明代中日交往及日本与朝鲜、琉球等关系,明代的地方社会、区域经济、环境问题等方面成果较多。如久芳崇《东亚兵器革命》(吉川弘文馆)探寻了火器技术从日本向中国传播的途径;又如山崎岳《舶主王直功罪考(前编)》[※注]、白井康太《十七世纪前半福建沿海的海商与海寇》[※注]、冈本弘道《琉球王国海上交涉史研究》(榕树书林)、桑野荣《朝鲜宣宗代的对明外交交涉》[※注]、木村可奈子《明的对外政策与册封国暹罗》[※注]等多篇论文。此外,如寺田隆信《明代乡绅研究》[※注]、伍跃《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注]均将研究目标对准明代的地方社会。

韩国的明史研究,21世纪后地域史的研究形成新的高潮,农业史、环境史、文化史、宗族史等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近年来,韩国明史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史、社会史、中韩关系、思想史以及环境史等。其中区域经济史最受关注,徽州、河北、山东、江南、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四川皆在研究之列。2012年著名学者吴金成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强调了对于明代中期历史的考察的重要意义,呼吁学者们更加关注明中期的社会变迁[※注]。中韩交往一直受到关注,金暻绿的朝鲜时代行人和朝贡体制研究取得很多成果,《朝鲜初期对明外交文书集〈吏文〉研究》[※注]是其一项新成果。这一领域的新成果还有李贤贞的《15—16世纪朝鲜白瓷技术与明朝的影响》[※注],全淳东的《明初宦官外交活动的实态及其特性》[※注]。此外,环境史作为一个较新领域,仍受到关注,而社会生活中的交通旅游也成为研究目标。

近年来美国明史学界的研究不断出现新的成果,其研究领域和重点,较之以往有延续也有变化。首先,关注长时段及整体性仍然是研究的基本思路,问题意识明确。其次,对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个案研究,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仍然是重要选题。人物个案研究从小处着眼,放眼大的社会变动,体现出对后现代主义研究路径的延续和深入。女性研究则突破传统的传记研究,以及与男性对比或群体研究的已有成就,更关注国家视野下女性声音的表达与女性内部的诸种问题。再次,转向文本。关注材料具体、集中的传统性文本研究,成为近期美国明史学界研究的主流,建构新理论不再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美国近年出版的几部涉及国家—社会议题的值得关注的作品:一是帕克(J.P.Park)的《艺术手册:晚明的画谱与闲暇》(Art By the Book:Painting Manuals and the Leisure Life in Late Ming China)[※注]。该书以周履靖出版的内容丰富、堪称中国艺术史上首次出版的系列画谱为研究对象,从该系列画谱的多次再版与广泛流传,作者分析了这些出版品是如何对大众的文化品位与需求产生影响的。二是韦斯费格尔(Laret Wctyne Weisfogel)的《晚明乡治新视野:管志道眼中的礼仪、法律与社会动乱》(Alate Ming Vision for local Community:Ritual,Law and Social Ferment in the Popoal of Guan Zhidao)。该书将管志道定位在晚明商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下,认为管志道面临社会破碎化的现实,提出追随圣人的足迹去实现社会的整合。三是塔利斯(Beyond Exemplar Tales)的《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Women's Biography in Chinese History)[※注]。该书涉及中国历史上士人对妇女史的关注、女性的生命书写,并从中外比较的视角展开研究。作者尤其着力于探讨妇女传记是如何为社会提供特殊的文化政治助力,以及该力量在妇女中间的形成过程。

加拿大学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编六卷本《中华帝国史》(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Series),第五卷《困厄中的帝国:元明史》于2010年出版。该卷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对元明历史进行了整体解读,指出明代的专制皇权并非无所不能,同时认为明政府是白银货币化推动者,16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以南洋贸易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动力源泉和核心力量,明朝的灭亡,阻碍了这种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2010年7月,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召开大型郑和国际研讨会,16个国家与地区300多名学者围绕“郑和与亚非”主题研讨,凸显出郑和研究的国际化趋势。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