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南北朝时期
来 源
:
|
中国历史与考古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2 \ - |
作 者
:
|
- |
浏览次数
:
|
4 | ||
摘 要
:
|
在秦汉至宋元明时期的考古工作中,重要的学术动态主要集中在城址考古、陵墓考古、手工业遗迹与遗物考古、宗教遗迹遗物考古等方面。针对东汉皇帝陵的考古工作主要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开展, 2011年发布了两座大型陵墓的资料[ ※注] 。《汉魏洛阳故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1962 — 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 [ ※注] ,是对汉魏洛阳城南郊分布的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等礼制建筑遗址勘探、发掘考古工作的总结。则对国内几个长期考察的重要都城遗址,包括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的考古收获、研究与保护现状进行了调研和资料收集。孟凡人对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组合、雕刻技法、纹饰题材和形制等进行了分析[ ※注] 。 | ||||||
关键词
:
|
遗址 考古 遗迹 发掘 考古工作 长安城 陵墓 墓葬 洛阳 勘探 形制 |
在线阅读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
字体:大中小
都市考古学方面,汉长安城不仅是西汉的都城,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和北朝时期的西魏、北周均在此利用汉代旧城营建国都。近年来汉唐研究室西汉长安城考古队在城的东部发掘了一批北周佛教造像,对研究北朝时期长安城佛教遗迹以及汉长安城的沿革均有价值[※注]。
在洛阳汉魏故城,汉唐研究室洛阳汉魏城队发掘了北魏宫城三号和五号建筑遗址。三号建筑遗址是宫城阊阖门之北、太极殿前的第三道宫门建筑[※注]。五号建筑遗址[※注]位于宫城西南角,发掘揭露了宫城部分西墙、南墙和西南角基址,通过解剖明确了宫城的西界范围,确认了北魏宫城是在曹魏洛阳宫基础上修建沿用的史实。
汉唐研究室邺城考古队在邺城发掘了赵彭城北朝佛寺遗址东南院的大型殿堂式建筑基址、回廊式建筑基址、连廊式建筑基址及寺院围壕南部通道等遗迹,为研究北朝佛寺中大型佛殿建筑的形制、建筑技术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注]。此外,在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抢救发掘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注]。出土造像残块2895件,有题记的超过200件,不仅为研究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类型和题材提供了重要标本,也为探寻东魏北齐邺南城外郭城提供了重要线索。
南京大学和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六朝石头城,发现了始建于东吴时期的石头城城墙、砖砌墙和砖铺路面等遗迹[※注]。统万城遗址[※注]、西藏阿里卡尔东城址[※注]、高句丽罗通山城遗址[※注]等考古发掘项目取得收获,这些边疆地区城址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墓葬考古方面收获很多。安阳西高穴二号墓考古发掘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曹操墓的争论[※注]。此后,还对墓园东、西、南三面遗迹分布情况进行勘探了解[※注]。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孟津县朱仓村西侧也发掘一座曹魏时期大墓,据出土铜印墓主人为曹魏名将曹休[※注]。
焦作市山阳区西晋墓[※注]、山西阳高县上泉村北魏墓[※注]、大同县陈庄村北魏壁画墓[※注]、河北赞皇县西高村北朝李氏墓地[※注]、山西长安县韦曲高望堆北朝长孙氏家族墓[※注]等,都是重要的墓葬资料。
手工业遗迹方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对内丘县西关村邢窑遗迹群进行发掘,获得研究早期邢窑烧造技术与产品的重要资料[※注]。
佛教寺院遗址方面,大同云冈窟顶调查发掘一处北魏至辽金时期佛教寺院遗址[※注];在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清理的两处礼拜窟开凿于5世纪前后[※注],为研究古代佛教石窟等提供了新资料。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