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3.143.1.57,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2019 >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

第三节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研究

来 源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2019 \ -
作 者
-
浏览次数
5
摘 要
对于审美心理的理论研究无疑是一大难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老三论”)被应用到研究之中,西方美学界的一些新理论(如精神分析美学、接受美学等)陆续译介了过来。在研究方法上,该书在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又运用了完形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马斯洛心理学等西方心理学理论,通过中西审美心理的比较,彰显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独特之处。研究方法本身往往决定了审美心理学的建构形态,综合以上三种研究思路,积极吸收心理学、思维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审美心理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智慧,在此后的审美心理研究中仍具有相当的开拓空间。
关键词

心理

心理学

美学

中国传统

研究方法

人生

中国人

境界

人生哲学

艺术理论

神思

注释
收藏

在线阅读

第三节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研究

字体:

对于审美心理的理论研究无疑是一大难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老三论”)被应用到研究之中,西方美学界的一些新理论(如精神分析美学、接受美学等)陆续译介了过来。“他山之石,可以为错”,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美学界开始用此视角展开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研究。

可以说,研究者都注意到了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独特之处,如皮朝纲指出中国古代美学是人生美学,是体验论美学,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注]陶东风也认为:“对于古代的艺术心理美学思想,本书的分析很少是停留在普通心理学的,而是把心理学与人生哲学结合起来,力求探寻古代艺术心理学思想中的人生价值学内涵。这是符合古代艺术心理学的本来面目的,因为古人决不是就心理谈心理,而是就人生谈心理,或者毋宁说,古代的心理学也就是古代的人生哲学。”[※注]陈德礼亦指出:“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实质上是一种人生论美学,代表着一种境界形态;它在‘天人合一’这一根本观念影响下,把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统一起来,对中国美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注重审美体悟,这种审美体悟常常同宇宙万物与审美主体的心灵世界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那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就成为古代艺术和美学关注的中心。”[※注]

皮朝纲、李天道合著的《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选取了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21个审美心理范畴,从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需要、审美创作心理过程、审美作品心理分析和审美鉴赏心理效应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该书广泛涉及儒、释、道等思想观点,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书法、绘画等相关内容,对中国古代的审美心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在研究方法上,该书在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又运用了完形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马斯洛心理学等西方心理学理论,通过中西审美心理的比较,彰显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独特之处。比如,作者将愤书说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神游说与潜意识的激发理论,风骨说与完形心理学派和巴甫洛夫学派有关知觉的整体性研究成果联系起来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揭示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思想的基本精神。

陶东风的《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对于比较方法的运用更为显明与自觉。作者指出:“对于古代美学遗产的研究,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现和整理古代的文献、材料,一是用最新的美学和艺术理论成果来解释这些材料。显然,前一项工作的成就众所周知,后一种却明显薄弱。实际上,要使古代美学研究有长足的(甚至是质的)发展,关键的不是穷毕生精力去发现一条新材料,而是用最新的美学和艺术理论去解释那些已经发现和整理好的现成材料。”[※注]作者选择了中国古代审美心理中的六种理论:虚静论、空灵论、言意论、意境论、心物论和发愤论加以论述。作者着意于用西方“最新的美学和艺术理论”来阐释中国古代审美心理。比如对庄子虚静说的解析中,作者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根源于他内心的焦虑,对现实人世的不满与不安,并用人格心理学中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了分析。作者还引用阿德勒的理论,认为庄子有“自卑情结”,并用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与庄子的“游”进行了对比。再如对心物论的研究中,作者指出,属于创作论的心物对应观是“兴”“兴会”“物感”“形神”等诸多创作心理学范畴的基础,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哲学观念,也包含深刻的心理学思想。作者运用了符号学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移情论等外国现当代美学理论作了分析,并与西方移情论、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对应论作了比较。需要指出的是,此类比较研究一方面确能加深对中国审美心理的内涵及其基本精神的理解,另一方面却也暗含着过度阐释或误读的危险。

童庆炳在《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中华书局1992年版)的“第一辑:古代心理诗学”部分,对中国美学史上与审美心理有关的若干范畴和命题进行了解析,包括对刘勰提出的“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心理学分析,对“气”“神”“韵”“境”“味”的超越性的解读,对叶燮提出的“才”“胆”“识”“力”所蕴含的诗人的心理结构的阐释,对欧阳修提出的“穷者而后工”的心理学内涵的分析,以及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景交融”“无意于佳乃佳”“即景会心”“言不尽意”“语不惊人死不休”“含蓄”与“简化性”“味外之旨”等命题的分析。由于该书篇幅不长,所以此书重在对各范畴与命题的心理学内涵的分析,时或参以现代心理学的观念,如以“格式塔质”释“气”“神”“韵”“境”“味”,以直觉释“即景会心”等。陈德礼的《人生境界与生命美学——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论纲》(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分上、下两篇,上篇考察了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十个范畴,分别为审美心境与虚静论、审美体验与心物论、艺术思维与神思论、审美感悟与兴会论、意象生成与言意论、审美认知与意境论、审美接受与诗味论、生命境界与元气论、审美动力与发愤论、主体建构与才性论。下篇分六个专题,空白美与审美心理、幻象美与审美心理、含蓄美与审美心理以及古代美学中的审美体验论、人生境界论和艺术人格论。在具体论述中,作者一般是先考察各范畴的历史流变与内涵,然后分析其具有的心理美学的特征,再阐述其在文艺中的表现。

彭彦琴的《审美之魅: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体系及现代转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重点选择了言志、缘情、虚静、体性、感物、情采、神思(感兴)、趣味等八个代表性的审美范畴加以研究,并将审美心理活动过程概括为从外师造化到澡雪精神、从中得心源到神与物游、从由形入神到物我两忘、从拟容取心到得意忘言四个阶段。该书提出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四大美学特征:以心为本、以形媚道、以境为高和心和为美,并探讨了其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该书还初步构建了审美心理素质教育的模式,并提供了一个审美心理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指标,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心理学研究。

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合著的《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前三章探讨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孕育、萌芽和形成过程,对此在断代美学史部分已有所论。第四至第六章分析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视觉、听觉、味觉、联觉)、审美想象(发生、历史演变、神思与内游)和审美情感[发生与发展、性质与地位、类型划分(刚与柔、悲与喜、雅与俗)]。第七章探讨了审美心理的符号系统(汉字、书法与线条艺术)。第八章对中国各民族的审美心理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多元一体的特点。第九章比较了中西民族审美心理,分成三节,对中西民族大脑功能进行了比较,认为欧洲人偏重于用左脑思维,长于分析和思想,中国人偏重于用右脑思维,长于整体综合和审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呈现出女性偏向,并分析了其农业社会的根源;中西民族心理类型特点,中国人属内倾情感型性格,欧洲人属外倾情感型性格。第十章分析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社会化,指出其古典模式的特征为美善统一、天人合一、理想与现实统一;近现代转型模式的特征为审美与人生的结合、文艺与社会的结合、悲剧与团圆并存。

可以说,上述著作对中国古代的审美心理做了较为纵深的探究。彭立勋对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研究:一是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和整理;二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揭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的特点;三是从当代现实生活以及审美和艺术实践需要出发,从新时代的高度,对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进行新的审视和创造性阐释,使其与当代审美观念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成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美心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注]这种观点对于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研究不无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在审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方法十分重要。以上所论述的审美心理要素与过程研究、科学主义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研究方法本身往往决定了审美心理学的建构形态,综合以上三种研究思路,积极吸收心理学、思维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审美心理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智慧,在此后的审美心理研究中仍具有相当的开拓空间。

显示更多

相似文献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