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IP是18.117.197.188,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 !

当前位置: 首页 > 年鉴

茅盾研究年鉴2016-2017卷

 

所属类别
茅盾研究年鉴
年鉴卷次
2021 2019 2015
拼接阅读

提示:点击上方[拼接阅读]按钮可在同一文件中阅读,最多可拼接4个。

  • 2021
    • 一 年度学者

      收起

      年度学者:陈思广
      年度学者:吕周聚
      年度学者:王卫平
    • 二 年度新锐学者

      展开

      年度新锐学者:李延佳
      年度新锐学者:连正
      年度新锐学者:翟月琴
    • 三 著作推介

      展开

      周娇燕著:《英语世界的茅盾研究》
      李友云著:《百年巨匠·茅盾》
      中国茅盾研究会编,杨扬主编:《茅盾研究》第16辑《经典作家的方方面面》
      中国茅盾研究会编,杨扬主编:《茅盾研究》第17辑《经典形成的历史》
      桐乡市档案馆编:《茅盾手迹——我走过的道路(1896—1926)》
      北塔著:《“信”者“信史”也——茅盾书信研究》
      赵思运、蔺春华主编:《茅盾研究年鉴2018—2019》
      李标晶主编:《茅盾年谱》
      叶子铭、沈卫威著:《茅盾传》
    • 四 学术论衡

      展开

      茅盾:闯出广阔而深邃的现实主义道路
      风景与茅盾的战时中国形象建构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中的茅盾
      茅盾早期创作与女性主义
      “市民文学”的玄机
      “牯岭时刻”与作家“茅盾”的诞生
      20世纪30年代茅盾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阐释
      茅盾的思想演进与俄苏文学资源(1919年—1949年)
      论茅盾的传统知识分子情结
      中国现代长篇工人运动小说的杰作
      从实业与金融到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阶级
      个人主义者的悲剧
      由情至理:茅盾小说《腐蚀》的电影改编
      经典化的游离
      革命的“断裂”与茅盾的“矛盾”言说
      茅盾叙事视野的转换之开端
      分歧与异质:茅盾视野下的战国策派
      茅盾的文学转译观探究
    • 五 域外视野

      展开

      茅盾在日本的创作
      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对《蚀》的译介与研究
      普实克的茅盾研究
      关联理论视角下茅盾小说《报施》王际真英译本探析
      在认同与规避之间
    • 六 史料新考

      展开

      “大众化”实践、《讲话》南渐及文艺制度设想
      向外介绍中国现代小说进展:茅盾英文佚文考述
      《译文》停刊前后鲁迅与茅盾的交往关系考察
      茅盾佚文《“自由主义者”之一例》述论
      论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的茅盾眉批本
      茅盾1979年访谈视频的镜头内外
    • 七 茅盾研究事辑

      展开

      2020—2021年茅盾研究事辑
    • 八 论文索引

      展开

      2020—2021年博士学位论文索引
      2020—2021年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2020—2021年报刊茅盾研究论文要目索引
  • 2019
    • 第一篇 年度学者

      收起

      茅盾研究点滴谈
      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与仓促换调的《清明前后》
      逆写战时国都
    • 第二篇 年度新锐学者

      展开

      《子夜》对国民革命的“留别”
      “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何以妨害审美?
      茅盾与《妇女杂志》第六卷革新
      主编的担当:从茅盾致叶君健的一封佚信谈起
      左联时期的茅盾与瞿秋白
    • 第三篇 著作推介

      展开

      王嘉良著:《理性审视: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茅盾》
      阎浩岗著:《茅盾丁玲小说研究》
      钟桂松著:《茅盾:却忆清凉山下路》
      王志勤著:《跨学科视野下的茅盾翻译思想研究》
      陈天助著:《文学语言与都市文化——以茅盾早期小说〈蚀〉为基点的考察》
      中国茅盾研究会编,钱振纲主编:《茅盾研究·新世纪茅盾研究论文集》
      中国茅盾研究会编,杨扬主编:《茅盾研究·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论文集》
      任南南编:《茅盾文学奖研究资料》
      赵思运 蔺春华主编:《茅盾研究年鉴(2016—2017)》
    • 第四篇 学术论衡

      展开

      茅盾:《文艺报》的奠基者
      接受途径、译介策略与文化价值倾向
      新文化运动与“女性主义”之诞生
      立足现实 关注当下
      “十七年”文学生态的隐性叙述
      略谈郭沫若对鲁迅、茅盾的不同态度
      《暴风雨》的本事、重组与象征
      革命文学语境中的启蒙异声
      “再整合”中的文化重镇
      “乡土茅盾”的“矛盾乡土”:基于三十年代译介的观察
      躁动的社会阶层与绵延的再造文明之梦
      审美与政治的共鸣、冲突
      《春蚕》与左翼电影人的意识形态宣传策略
      “文苑踏青”的重要收获
      时代女性与茅盾小说
      茅盾旧体诗词(1949—1976)探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茅盾
    • 第五篇 史料新考

      展开

      茅盾史料二则
      新发现的李霁野致茅盾信及茅盾《简·爱》未刊译稿
      单演义关于编选《纪念茅盾》的书信释读
      茅盾与《呐喊》《烽火》杂志相关史实辨正
      抗战时期茅盾佚文考述
      在“人生”与“艺术”间摇摆
      三十年来首度发现茅盾抗战时期小说佚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日译本过眼录
      茅盾的国文老师张子芩
      关于茅盾“雨天杂写”系列杂文的史料问题
      鲁迅致茅盾的九封书信发现始末
    • 第六篇 观点撷英

      展开

      论文观点
      学位论文观点
    • 第七篇 论文索引

      展开

      2018—2019年报刊茅盾研究论文要目索引
    • 第八篇 大事记

      展开

      2018—2019年茅盾研究大事记
  • 2017
    • 第一篇 茅盾研究大事记

      收起

      2016年茅盾研究大事记
      2017年茅盾研究大事记
    • 第二篇 重要论文

      展开

      上海的文学经验
      茅盾“未完成”长篇小说探析
      文学史视野与茅盾的神话研究
      茅盾与20世纪中国土地革命叙事
      茅盾与中国大西北的结缘
      作为畅销书的《子夜》与1930年代的读者趣味
      传统文化在民国教育体制下的整合与提升
      精英的离散与困守
      论茅盾理论倡导与小说创作的矛盾与张力
      商务印书馆的用人机制与茅盾的成名之路
      茅盾自然主义的创作实践与认同危机
      茅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编辑活动
      逻辑理性建构与茅盾《子夜》的革命叙事
      茅盾研究刍议
      茅盾社会进步视野下的妇女解放理论
      论文本细读在茅盾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地位
      从汪蒋之争到“回答托派”:茅盾对《子夜》主题的改写
      论《子夜》对1930年中国民族工业危机反映的真实性
      多多头是一个“新农民”?
      左翼文化界的尴尬遭遇
      茅盾译诗的症候式分析
      茅盾代理《时事新报》主笔史实及新发现的佚文考证
      茅盾佚文三篇考证及其他
      茅盾父亲沈永锡逝世年份的探究
      木心与茅盾
      从茅盾给丁景唐的一封信说起
      新发现的有关茅盾的几则史料
      轨迹与方法:竹内好的茅盾论
      茅盾文学在日本
      “命运女神”与“时代女性”的遇合
      论茅盾与美国左翼文学之关系
      论茅盾对苏联儿童文学的兴趣
      茅盾的苏联战争文学译介
      茅盾与斯特林堡
    • 第三篇 论著评价

      展开

      抗战中的郭沫若与茅盾
      起步的十年
      儒家文化传统与新时期长篇小说的文化价值建构
      茅盾研究年鉴(2014—2015)
      梧桐影·致敬茅盾专辑
      乌镇·茅盾
    • 第四篇 论文索引

      展开

      期刊论文索引
      报纸文章索引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2015
    • 第一编 茅盾研究大事记

      收起

      2014年茅盾研究大事记
      2015年茅盾研究大事记
    • 第二编 重要论文

      展开

      理性审视:政治文化视阈中的茅盾
      “民族的文学”与“世界的文学”
      作为国家意义的体现
      两种现代性下的“中国传奇”
      “律法者”的缺失与“象征界”的症候
      互文性视阈下的茅盾历史小说研究
      回到《讲话》接受史现场
      矛盾中的茅盾
      “五四”的不同想象与思想分野
      重读茅盾《夜读偶记》
      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视野下的茅盾王蒙比较论纲
      论茅盾“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的关联
      茅盾早期小说中的性别修辞及意义
      审查、场域与译者行为:茅盾30年代的弱小民族文学译介
      “启蒙”与“救世”
      俄罗斯汉学界的茅盾研究
      韦韬关于茅盾研究与李广德的通信
      田汉给茅盾的信
      满纸烟云风流事
      访谈录:茅盾抗战流离生活掇记
      茅盾与王云五的那些往事
      《吴宓日记续编》中的“茅盾”
      《青春之歌》茅盾眉批本杂议
      茅盾《精神食粮》的三个译本考论
      新发现的茅盾《红学札记》述论
      《子夜》的删节本和翻印本
      未完成作品的文本学审理
      张仲实与茅盾交往若干史实考略
      既是前锋,又是后盾
      吴奔星与茅盾研究
    • 第三编 论著评价

      展开

      茅盾先生晚年
      茅盾全集
      茅盾晚年谈话录
      茅盾研究八十年书系
      茅盾研究(第13辑)
      21世纪语境下茅盾的多维透视
      茅盾研究年鉴(2012—2013)
      图本茅盾传
      论茅盾的生活与创作
      文化的转轨
    • 第四编 茅盾文学奖研究

      展开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告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五人谈
      茅盾文学奖的悄然“革命”
      获奖作品与“茅奖”性格
      茅盾文学奖与新时期文学出版
    • 第五编 论文索引

      展开

      期刊论文索引
      报纸文章索引
      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 2021年
  • 2019年
  • 2017年
  • 2015年
  • 2021年
  • 2019年
  • 2017年
  • 2015年
  • 2021年
  • 2019年
  • 2017年
  • 2015年

引用

引用格式: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912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8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售前咨询:010-84050797

售后服务:010-84050797

  •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微信公众号

    关闭